星期六, 8月 29, 2009

生日新日

連續第三年,生日當天給我新希望。

很懂得安排每星期的節目,那幾天做瑜伽,那天做facial,那天看戲那天朋友飯局那天hea,反而從來不會對大大的人生議題作很周詳計劃,進升、賺錢等等一概少理。這幾年努力尋求轉變,按著喜好一步步去做,當日打定決心讀個master,都是純興趣出發,沒有很明確的目標,只是認定了,喜歡寫、喜歡文化藝術,凡跟此有關,就去做吧。

今年生日,開了新工作會議,重溫去年生日寫過的,還記當天的興奮,去年是脫苦海,總之是個逃難的機會。
今年沒有了那種激動,好像看來一切都很順理成章,搭對了船。

不知下年.......

星期日, 8月 16, 2009

facebook一講

(在今期《文化現場》寫了facebook 和twitter,不過關於facebook,口水還有很多!)

我這一輩的朋友,有不少還是有點抗拒facebook(除了那些剛生了孩子的,就是不停放bb相和video),他們不明白,打電話send email也就足夠,幹嗎要在facebook聯絡,甚麼也要公開。不喜歡facebook的人,大概是還未真正明白其玩法,facebook的一大特點是分享與串連,不是用來代替甚麼,email出現也不是取代電話吧。新科技每每是製造新的需求、新的生活習慣。
就我個人觀察而言,不喜歡facebook的人,根本是不喜歡分享這回事,少說話少發表意見(為人父母的就最愛分享自己的孩子),他們認為玩facebook是無聊不過之事。同時,他們滿足於傳統媒體,不需在網絡上找小眾另類的東西。當然最簡單不過的是,圈子內的朋友也不活躍於facebook。還有,他們有太多的秘密吧,記得有同事說過,facebook的出現可以令人更專一,係呀,不是你主動放上甚麼,給人tag了也就很危險吧!

真的,有些人,特別是成長於互聯網的人群,甚麼私人事私人相也放上facebook,分享呀,這種公私不分,有時也令人難受呀,溝通也講要禮儀。

畢竟是死物,人才是生的,是無聊還是有特別意義,就看你如何用吧。

《文化現場》七月號原文:

Do community-
Facebook and Twitter


What are you doing? 幹嗎我要告訴你,還是我要提醒自己?Twitter的140 characters玩法確實令人懷疑這個簡單的社交網站如何跟facebook爭一日之長短。六月中時代雜誌曾以Twitter為封面,題為How Twitter will change the way we live,那天在樓上咖啡店剛好跟朋友們談到Twitter,大家也剛開了account,眼見登上時代封面,還不剛快快加入隊,要知道這些社交網站,當然是愈多人玩愈hit愈好玩。那天正是豬流感在聖保祿爆發之日,就此確定,Twitter緊隨豬流感由美國登陸香港,至少在我的社區、我的社交圈子而言。

不錯,這些social networking工具,中文通常譯為社交網站,強調分享興串連,沒有人跟你玩是不成的,你看facebook不就是已成為你的聯絡站,亦為朋友定下新意義。當電郵地址取代電話,我們以電郵作身份證,在網絡上建立社群,事實上community,都是透過媒介建立的。誠如Benedict Anderson提出的 imagined communities,我們都是想像自己是某個社群、某個國族的成員。專門研究媒體的學者Roger Silverstone便提到「media do community」這個概念,就指出了媒介塑造了社區。

社區就是一群人聚在一起活動的地方,分享著共有的文化,或者先想像一下沒有互聯網、甚至沒有媒體的日子,一條村就是一個社區,大家互相認識,不過關了門,無人知你在做甚麼,如今我們大事小事甚至無所事事,也會透過網絡告之你的社群,這不就是Twitter一百四十字的What are you doing?於是乎,早餐食咩,今天心情壞透,今天天氣很好都可成為你一百四十字的tweet。假若在一條村的年代,甚麼情況下會把自己的情況公告全世界,大概只有紅白二事,白事掛燈籠紅事張燈結彩,那是儀式的一種。如今我們在Twitter、facebook、 msn分分秒秒宣佈自己的心情狀況,是從前我們有怨無路訴,還是我們太喜歡表達自己,科技帶來方便,也帶來新文化新思維。Hegel著名格言「Reading the morning paper is a kind of realistic morning prayer」也許要改寫一點,今天的早報便是我們的Twitter與Facebook。

Twitter又稱為Microblogging,微型的網誌也成為發表意見的場所,Twitter一大功效便是可以retweet,情況就如討論區,這也是Web 2.0的一大特色,分享最為重要,如時代雜誌所說social network、 live searching 及link sharing三大功能,玩twitter更多的是串連,把你帶到一個又一個的網站,如此看來,Twitter似是一大堆門牌,把你引領到不同地方。Facebook叫friends,Twitter叫followers,跟隨者是也,所以現Twitter更多的是名人明星,由Britney Spears、Oprah Winfrey、奧巴馬到達賴啦麻,Britney Spears 告訴你「I had a nice, restful evening and got a great massage last night」、達賴說 「I’m sure HH will be just as inquisitive about technology as he has been over the past 14 reincarnations」,還有一大堆新聞網站CNN、TIME、New York Times、告訴你世界呢分鐘,早前伊朗的選舉新聞、示威活動,不就是twitter突破新聞封鎖、發揮公民記者能量的一大例子,都很美國吧。twitter也支援中文,國內的南方週末和香港的獨立媒體也登陸了。

這一大堆140 characters內的tweet如何建立一個社群、一個社區,如Roger Silverstone所說「do community」,你在twitter follow甚麼決定了你所關注的、期望知道的東西,名人明星是一派、新聞網站是一派,親朋戚友是一派,不過更多的是混和在一起。這一點,在facebook上更能體現,twitter都只是三言兩語的門牌指引,facebook卻是最集中最混雜的一個平台、相片、留言、文章、網站連結、youtube連結、心理測驗、都是來自你的「朋友」﹣你選擇邀請的朋友、你選擇加入的圈子。 Benedict Anderson指出報章是建構社群的一個重要角色,後來加入的收音機、電視,還是停留在一個單向的角色,媒體依然在主導的位置。從前的「Morning Prayer」是每天的報章頭條,今天每個人的早禱可以完全不同,完全個人化,你facebook的主頁反映你所屬、你想加入的社群,六月四日那天,都是「維園見」三個字、六月二十五,成了MJ RIP與一大堆在youtube的MV片段,這兩天固然是比較重要的日子,平日的主頁絕對是多元兼多變,好像早兩個星期還傳著古天樂那個輪胎廣告、然後又被盧海鵬在香港亂嗡的「戒住先」(Gatsby)趕上來,不過當你跟在facebook不活躍,甚至沒有facebook的朋友說起,他們可以完全不知發生甚麼事。當然,你的主頁可能是另外一回事。 

Facebook和Twitter建立的社群是混雜、 跳躍、也是混亂的,當中可能充斥著錯誤資訊、傳言,無論如何,最重要的卻是民主式的參與,人人有份,只要你願意加入。Web 2.0年代的互聯網文化,如Roger Silverstone所指:

「As if to see and hear is to understand. As if information is knowledge. As if access is participation. As if participation is effectiveness. As if communities of interest can replace interesting communities. As if global chat, both the synchronous and asynchronous communication」

是participation,還是Engag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