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12月 09, 2007

婚禮


星期六頭一次到教堂參加婚禮,教徒,或者很多人都會說行church很感動,我只會覺得聽甚麼牧師訓話祈禱很悶,而且可能很骨痺。昨天歷時一小時的婚禮,如我所料,聽訓話讀經,對我這個非教徒,是悶的,不過,當我看見相識十數年的好朋友步進教堂,那一刻,真得眼濕濕,或者對於她們的經歷一直也有所聞,今天看見這個平日很討厭影相的朋友笑足全程,看一次現場版「恩雨之聲」也沒所謂。
漸漸明白,婚禮的感動與歡樂,不是來自甚麼形式,若你跟主角有深厚的感情,無論怎樣,也會令你又笑又喊。
晚上又趕往表弟表弟婦的飲宴,都是那一種形式,不悶,因為我看到笑到四萬咁口的表弟和亞姨。

納米比亞的黑暗與寧靜


一個月內兩次safari之旅,意想不到。
肯雅打開了我的動物眼,來到納米比亞,看見各式各樣動物在眼前出現、甚至身旁走過,很習慣。
倒是,納米比亞之旅,更貼近大自然,野生動植物只是部份,對於我這個典型城市人,今次面對的是絕對的黑暗與寧靜,太陽落山後,沒有任何活動,回到camp內,就真的只有我和我的影子。太習慣燈火通明、電視聲音樂聲電話聲人聲車聲圍繞的環境,對於原始的黑暗與寧靜,有點不熟悉、所以,有點害怕,幸好肯雅給我一次預演,這一回,晚上一個人面對黑暗與寧靜,總算適應下來,不過還是要以音樂作陪,畢竟風聲還是太猛烈。
經歷三程飛機、一天時間,現實逃避不了,十二月過了十天,各個deadline迫埋身,其實更恐怖。

星期日, 11月 25, 2007

雜務

交電話費找卡數覆email清email上網搵料check巴士路線航班check呢check路買洗頭水隱形眼鏡做facial剪頭髮過相update ipodupgrade電腦charge電清理報紙執行李
寫blog朋友飯局?
完成雜務,才發現正經事沒時間做。
還是,我在逃避。

星期一, 11月 19, 2007

這是最好的一次

開場前,我們還在說看來今次是不會encore 幾次,有這樣的結論,是因為這次concert的破格,跟以往的不一樣,不過最後,還是encore了兩次,這個一如以往,也的確教人興奮,要多聽憶蓮唱歌還是要繼續有型,算吧,反正她已恨恨地「型」了一次。
不多說話、主角從來都是音樂、一向如此,只不過這次是徹底地把一切不需要的東西拿走,當然,全世界也在說她是藝高人膽大,很有guts!而我認為,有能力也要有勇氣去做。(我是沒勇氣的人)
想起從前聽憶蓮的日子,大概是city rhythm系烈、野花那幾張專輯,每次也帶著「今次有甚麼新野呢?」的心態,然後,每次也能帶給我驚喜,那時我甚麼也不懂,像其實我不太懂,或者是不太理會那些歌詞,只是音樂上教曉了我很多,到今天最記得的是因為《怱怱》而認識了甚麼是house music,還有因為《痴纏》而認識Julia Forham,更多更多,雖然忘記,卻是豐富了我聽歌的口味,真的把我帶進音樂的世界。
跟一些創作人做訪問時,總會問到,「有沒有考慮觀眾、讀者」我認為憶蓮這次大概是沒有計算你們喜歡甚麼、要聽甚麼,只是完完全全
依據個人喜好,就這樣,她,帶著我們走。進步不就是這回事嗎?
這幾年來一大堆的復出演唱會,八九十年代的歌星紛紛出來,大家都說是collective memory,我也喜歡懷舊,可是舊,不可能懷太多,當集體回憶這個字濫得令我害怕之時,憶蓮告訴大家,來自上一代,不一定是食老本的懷舊,2002、2005年的concert已把我們帶回從前,這次,玩舊歌玩sidecut,重新的編曲重新的唱法,脫胎換骨,根本就是另一個層次。
從來都說憶蓮不是天生的好歌星,卻是後天的努力,今天她唱live已到了揮灑自如的地步,我從來不認為唱功好是一切,不是字正腔圓,唱高音好勁很夠氣就是好,所謂的有感情是怎麼回事,都是憶蓮教曉我的,因為她的歌聲,真是直插你心,那種感染力,於我來說,無人能及。
記得曾經看過她一篇訪問,說她自己是個不擅表達感情的人,心底的話都放進歌裡,噢,原來是這樣,我懷疑,喜歡她的人,都是那種情感豐富卻是不善表達的人,於是她把我們都釋放出來。
成長時期有很多偶像、很多想學習、模仿的對像,人漸大,名字愈來愈少,我會嫌棄他們還在原地踏步,雖然,曾經由期待到失望又到只要聽到她歌聲就好的階段,她對自己要求高,我們何嘗不是,結果,她依然是向前的,我們的步伐是相同的。
P.S. ,faces & places裡不少歌是我近年才懂得欣賞,像再不在乎和都市心,想不到今次打孖來,還有從前覺得不太吸引的〈回來愛的身邊〉和〈感覺完美》,原來是很精彩,她的歌庫真的很厲害。

過度精彩引致消化不良

憶蓮concert龍應台新書讀書會8003推銷員肯雅納米比亞,還有兩份paper加那份文化政策。
點解所有事情都在這個月發生,又公又私又不能錯過的事,雖然很精彩,卻沒有時間好好消化,可以讓我想想肯雅的事、安心讀完《親愛的安德烈》、還有回味又回味憶蓮這次很堅很堅的live嗎?更不要提paper的題目,腦袋放不下了!
還可以pick up我平日的routine,像電影和瑜珈嗎?
不過,我竟然一次又一次的放下手頭工作,走來這裡發洩,看來這個真是我的therapy。

星期日, 11月 18, 2007

讀《親愛的愛德烈》之一



龍教授的《親愛的愛德烈》出版了,雖然部份內容已在報章上看過,不過這星期的記者會、讀書會,給我帶來新體驗,也帶來了一點點的感動。
一直在看她兩母子這個書信專欄,讀後感通常是,一,好犀利,同亞媽談國家大事,果然是知識份子的家庭、二,安德烈還是在反叛青年期。閱讀過程很暢快,經常被安德烈的回應笑死,也相信令收信的母親吹得「啤」一聲。
就這樣,有點距離,我媽只得小二三程度,不可能跟她談甚麼嚴肅事,而我亦已過了安德烈的青少年期。龍教授說母親們認同她,年輕的就是安德烈那邊,有沒有中間?最初我以為兩邊也不是,我固然不是母親,也不再是常跟亞媽理論的青少年,不過我很明白安德烈的想法,看罷也會在想,過幾年你便不會這樣,是年紀的問題。
可不是,經過記者會、讀書會,聽她們的解說的回答,她們的問題當然是她們的問題,也自有她們的解決方法,然而,我明白到,亞媽終究是囉唆長氣的,管她是龍應台還是甚麼,而我雖不再是二十來歲,還是有向亞媽「發脾四」的時候。然後,在昨日的讀書會上,龍教授把她那篇《目送》讀了一篇,原來我之前只看了上半部,讀到她寫看著兒子的身影離去而頭也不會,沒看到的是寫爸爸那一段,龍教授一邊在讀,我的淚水不住在眼框內走動,我努力地忍著。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我認為她的總結就是「相聚有時」,甚麼也有限額,年青,雖不致是無限,卻也沒法感受到限額的問題、限額的迫切。
朋友們說龍教授愈來愈受佛家思想影響,我不知道,只是我明白到,成長就是不斷接受、認同一些很老生常談的事,很老土,卻很真實。

《目送》﹣龍應台

華安上小學第一天,我和他手牽着手,穿過好幾條街,到維多利亞小學。九月初,家家戶戶院子裏的蘋果和梨樹都綴滿了拳頭大小的果子,枝椏因為負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樹籬,勾到過路行人的頭髮。

很多很多的孩子,在操場上等候上課的第一聲鈴響。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媽媽的手心裏,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他們是幼稚園的畢業生,但是他們還不知道一個定律:一件事情的畢業,永遠是另一件事情的開啟。

鈴聲一響,頓時人影錯雜,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那麼多穿梭紛亂的人群裏,我無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在一百個嬰兒同時哭聲大作時,你仍舊能夠準確聽出自己那一個的位置。華安背着一個五顏六色的書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斷地回頭;好像穿越一條無邊無際的時空長河,他的視線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會。

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門裏。十六歲,他到美國作交換生一年。我送他到機場。告別時,照例擁抱,我的頭只能貼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長頸鹿的腳。他很明顯地在勉強忍受母親的深情。

他在長長的行列裏,等候護照檢驗;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終於輪到他,在海關窗口停留片刻,然後拿回護照,閃入一扇門,倏乎不見。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都沒有。現在他二十一歲,上的大學,正好是我教課的大學。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願搭我的車。即使同車,他戴上耳機——只有一個人能聽的音樂,是一扇緊閉的門。有時他在對街等候公車,我從高樓的窗口往下看:一個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像,他的內在世界和我的一樣波濤深邃,但是,我進不去。一會兒公車來了,擋住了他的身影。車子開走,一條空蕩蕩的街,只立着一只郵筒。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識到,我的落寞,彷彿和另一個背影有關。

博士學位讀完之後,我回台灣教書。到大學報到第一天,父親用他那輛運送飼料的廉價小貨車長途送我。到了我才發覺,他沒開到大學正門口,而是停在側門的窄巷邊。卸下行李之後,他爬回車內,準備回去,明明啟動了引擎,卻又搖下車窗,頭伸出來說:「女兒,爸爸覺得很對不起你,這種車子實在不是送大學教授的車子。」

我看着他的小貨車小心地倒車,然後噗噗駛出巷口,留下一團黑煙。直到車子轉彎看不見了,我還站在那裏,一口皮箱旁。

每個禮拜到醫院去看他,是十幾年後的時光了。推着他的輪椅散步,他的頭低垂到胸口。有一次,發現排泄物淋滿了他的褲腿,我蹲下來用自己的手帕幫他擦拭,裙子也沾上了糞便,但是我必須就這樣趕回台北上班。護士接過他的輪椅,我拎起皮包,看着輪椅的背影,在自動玻璃門前稍停,然後沒入門後。我總是在暮色沉沉中奔向機場。

火葬場的爐門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屜,緩緩往前滑行。沒有想到可以站得那麼近,距離爐門也不過五公尺。雨絲被風吹斜,飄進長廊內。我掠開雨濕了前額的頭髮,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記得這最後一次的目送。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星期三, 11月 14, 2007

林憶蓮,應該如此 (一)


每次看完憶蓮concert,總是百般滋味,特別是二千年後的幾次,那不只是因為老餅懷舊因子作怪,而是看著一次又一次的驚喜,她不會讓自己停下來。
1991、1993、1996、2002、2004、2005、2007。中學、大學、那間公司、這間公司、又回到那間,跟誰又忘記跟誰,就這樣十六年,真厲害,慶幸從未缺席,原來我可以很長情。
這一次,是另一個層次,場地不再是紅館,也決意來一次非紅館式的演出,其實那不是甚麼新穎前衛的東西,外國show就是如此,音樂是一切,不用說話握手不停換衫,只是很多香港人以為演唱會就一定是紅館那種。
膚淺的娛樂版說沒有睇頭甚麼悶騷,應該是盲眼兼耳聾,單是差不多全部歌都經重新編排就足見其心血,所以唱冷門歌、sidetrack根本不是問題,因為目的不是叫你一齊萬人大合唱,你只要用心聽,樂隊跟憶蓮的歌聲,足夠令你看得痴痴迷。憶蓮,就是這種class。
環觀四周的人,都是全神貫注地看著聽著,唯恐錯過了任何一個音節似的,知道嗎,如今很多人看演唱會像在屋企看電視,不停說話,很討厭。
當然,每次聽她唱live,總是心到震哂,而且必有幾首歌搞到你想喊想喊。
還有尾場,回來再寫!
p.s.原來2007年這次,找回1993年那位同學仔,意想不到呢。同學,話你知,我這個處女座,揀人很嚴格的!

星期二, 11月 13, 2007

非洲之星


世事如此,你渴望的,得不到,從來沒想過的,偏偏送上門。
正如這次肯雅之旅。
應該再推前一點,沒想過要做旅遊記者,陰差陽錯走上這條路,很多人羨慕,我卻不以為然,今天依然當作是過渡期,可能沒有特別期望,反而輕鬆。
要數恨去的地方,當然是紐約倫敦探朋友、然後歐洲,還有印度,結果都落空,其實不緊要,反正這些地方,有錢有時間,自己也會去。
結果這個月,殺出肯雅,還加一個納米比亞,我,成為了非洲之星。
從來不喜歡動物,那些discovery channel的動物節目就更加討厭,來到肯雅,每天在safari內,近距離看動物,原來好震憾,animal print好靚,動物姿態好吸引,長頸鹿跳慢四、獅子的慢條斯理、花豹的冷酷、甚至馬騮的小動作,在藍天之下、泥土之上、草叢之間,在牠們的地頭,最自然最真的東西,就最吸引,道理很簡單,不愛動物的人,如我,也會愛上。
好了,月尾還有納米比亞,準備好了!

P.S. 認識了很多動物的中英文名字,你知道甚麼是waterbuck、oryx嗎?

星期日, 10月 28, 2007

早起後遺症

因為早起,前一晚不能太夜瞓,
又因為早起,那一整天,靈魂跟不上肉身,在頭痛影響下,工作能量降低,晚上又累得要早早上床。
如是,失去了兩個晚間工作機會,結果,上星期打瀉籮蟹,現在還在努力補救中。
i really hate early bird! 係早到六七點個種!

星期二, 10月 16, 2007

我的茶壺和茶壺


去年開學前,忙於搜羅靚靚文具外,更重要是找個暖壼,三小時的課堂,除了小吃,更重要是茶水。天天要渴茶,中國茶的茶,在家在公司所以在課室也不例外。不過原來要找個小巧portable兼最重要樣靚的壼,不是太容易,由於趕住用,只好買個價錢相宜又不太樣衰的,到了第三個,我才找對了!
我那個開鋪頭的朋友常說:「閒時買來急時用」,這個其實是令自己不停購物的藉口,衰在又有點中,遇上這個對的壼,是今年三月在大阪一家小店,雖然是一見鍾情,也想了好幾分鍾才決定買,心裡盤算,大概香港也找得到,不要拿吧,我認我喜歡購物,不過早已過了慌死無得買和咩鬼都買的階段,最後因為價錢實在相宜,好像是HK$50左右吧,體積又小,就把它帶回來。
是年紀愈來愈大呢,如今夏天也很愛熱茶,於是今年開學,陪著我的就是這個壼。我在想,經常帶個暖壼出街,很亞婆,還是很婆仔呢?
同場加映:另一個茶壼
今天在靈魂還未回歸肉身之時,把茶壼打爛了,那個差不多用了四年的東西,跟著我走了三間公司,在倒地的一刻,把我的靈魂召回,隨即為她度了一個symbolic meaning:
「那是一個階段的結束。」我這樣想、我這樣希望。

星期日, 10月 14, 2007

買來擺的書



拿著胡恩威這本手掌咁大的《變態兒童樂園》,很想自己也出一本,這個size很好,這種設計很有型,就是如此。
大概這是我第一本買來擺的書。

星期二, 10月 09, 2007

生活的載體



大概在四五程車的時間內,把梁文道的《味覺現象學》看完,沒想到由看得頭點點到最後差點變成眼濕濕。
當我讀到「如果食物是一個家、一個社群乃至於整個傳統的載體的話」,決定要為我的「食經﹣驗」作紀錄。梁文道說的大部份人也
認為自己喜歡吃也會吃相信沒錯,特別是當今天的飲食真的成了潮流,會不會吃,我不敢說,但我深信一個真正愛吃的人,不止是懂得找最好的餐廳食肆,而是生活中種種體驗,很多時候都是從吃而來,食物,是生活的載體。
對我來說,成為好書的其中一項要素,是要具啟發性,看完這本「食書」,不是令我有找甚麼吃的衝動,而是想到很多很多。
我的食經,包括:亞媽是我命宮的天廚星、嚴選吃的朋友、一個人吃的飯、兒時跟弟妹的掃街.....
隨時開始寫喇!
愛吃的朋友,你會很明白我的說話,right?

星期日, 10月 07, 2007

你還年青嗎?

我還年青:即是,還有大把時間,所以可盡情浪費。
我還年青:又可以是,快沒時間了,要把握最後的機會。
以上兩種想法,都是要得出一個結論,就是豁出去吧,想做就做啦!
你還年青,可以是鼓勵的說話,不過當有人提醒你是第二種,就有點壓力,快快快,快行動!

星期六, 10月 06, 2007

令人尷尬的recycle paper

幹這一行、做研究,天天在浪費紙張,用recycle paper像是減低了罪咎感。
可能我八卦,拿著文件,也會看看這張recycle paper是recycle甚麼而來,,好像從家姐來的紙是那些數字圖表internal email。不幸的是,辦公室那些,實在令人尷尬.。今天我拿著print-out,一翻之下,看見的是咸濕文字,最攞命的是那些坦蕩蕩的相片,假若我拿著去開會,或是交給別人,實在尷尬得要命。
拿著這疊recycle paper,我只想全部掉進垃圾筒。
請不要循環再用,有些東西注定是要消滅,沒有再生的機會。

星期日, 9月 30, 2007

港大與嶺大的相遇


今天乘67X,在到達嶺大前一刻,突然想起《色,戒》,王佳芝就讀的嶺大因為廣州淪陷而遷往香港,並借用港大作校舍。
電影中,看見他們在main building的走廊上、看見小小的荷花池、還有排戲的陸佑堂,很是興奮,畢竟三年的大學生活就是在那裡走來走去,當年立志要讀港大文學院,也就是因為這座Main Building。港大當然不是第一次成為電影的場景,今次在《色,戒》中卻份外具意義,虛構的王佳芝、真實的張愛玲,還有從前的我和同學們。
然後,十年後,從港大走到嶺大,我沒有淪陷或者墜落,雖然我承認,曾經有點紆尊降貴的感覺,港大與嶺大之間,差距就真的是薄扶林與屯門,那,當然又是我的虛榮所致,無聊至極,不過這一刻,卻因為多讀了嶺大,自行跟《色,戒》扯上關係。
電影上映後,第一輪的討論為人物研究,到第二輪的《色,戒》故事,都往細微處去看,邁克說的LV行李箱、馬家輝提到那顆原來是cartier的鑽石戒指,誰人都在發掘濕濕碎碎又非常過癮的事。
今天我發現了港大與嶺大的相遇點,就在《色,戒》。

星期五, 9月 28, 2007

我被文化纏得頭昏腦脹

再次要處理所謂文化這回事。
在今天完全文化 ﹣化的情況下,左一句文化這回事、右一句你這文化人,愛文化、搞文化,研究文化、文化研究、文化政策......
原來我已掉進大海,幾時游上岸?

星期四, 9月 27, 2007

那是李安加張愛玲的威力


趕緊去看色,戒。
上回很期待很期待的一套電影,印象中,或許是2046,雖然是令人失望,不過當片中Perfidia的音樂一出,毛管動了,因為那是阿飛正傳、因為那是張國榮。
這一回,我們的朝偉,真的成了易先生,湯唯,也就是王佳芝。我甚至被王佳芝深深吸引著,似乎可以附上身。色,戒好看之處,就是還有一大堆高水準的評論和訪問,這幾天的馬家輝專欄、龍教授的文章,甚至陶傑的一篇,還有還有一大堆未讀的,不同層面不同角度的閱讀,從小說到電影到評論,一層一層交疊,註定讓人沉迷下去。

星期三, 9月 26, 2007

The One & Only


幾乎甚麼都愛吃,月餅是例外,直至遇上嘉麟樓的奶黃酥皮月餅,一見難忘、一吃停不了。
好像是去年,家姐沒有買,才知道,她是最愛兼是唯一愛吃的月餅。
沒有蓮蓉有蛋黃,是否不夠正宗?
總之,愛得要為她拍張照寫幾隻字,可能是一年一次吧。
多謝家姐喇!

星期二, 9月 25, 2007

一頭煙

上星期在西九論壇講到社區、本土等問題,今日上全球化,又碰到對本土的演繹。
「為甚麼波蘿油就一定是具香港特色的本地文化?」這個本土,是怎樣生出來?
我反應其實是好慢,要討論時還在消化,在回家路上,我在想,文化是不停在變,本土文化也是不同文化的撞擊而成。突然想到,甚麼才是自己的意見,看書、聽人講,形形式式的社論,是否都是集各家之大成,我的意見就真是我的個人意見嗎?那是否表示沒有純粹這回事,本土也是一樣?
嘩,又搞到一頭煙。

星期日, 9月 23, 2007

愈忙愈要無聊

朋友在趕功課期間,看了很多blog,很多,九 搭八那種,我知道,一定是很忙。
我們都說,愈忙愈要無聊,早前看見卓韻芝的一篇專欄說看youtube,不是因為沒事做,而是因為很忙,原來她也是這樣。
趕工期間,可以很乖地留在家、留在電腦前,玩閉關玩自閉,不過卻很容易死在互聯網上,做個電車女。
每當埋頭苦幹在電腦前,要找資料、要動筆,例必漫無目的地瀏覽一番,睇blog,上youtube,一個連一個,兩三小時輕易過去。總是要在罪疚感下、在最最最最後的deadline前,才開turbo。
近日的工作把我迫的很緊,都好,我是個懶散怪,要人迫的,不過這一次是好了一點,用作無聊的時間少了一點,最多是正經事不做,寫blog罷了。

星期五, 9月 21, 2007

流行底

每次做功課或看具思考性的書本時,都要先揀選一下配襯音樂,我是習慣了不能在絕對寧靜下工作,這樣只會令我胡思亂想,腦袋飛到千里之外。不過,也不能像從前般以收音機作伴,我的會考A-level大學都是這樣,從不喜歡一粒聲都無的自修室。
近年發現最佳的伴碟是古典音樂,新加入的又有chanting。曾經跟一位鋼琴高手朋友分享,說做功課時聽古典音樂不會令我分心,因為我不會聽歌詞、不會跟著唱,她卻說剛剛相反,聽古典音樂時會很專注,反而流行音樂卻可以當襯底,作為環境聲音。看,對古典與流行的態度,是看你的修為。
突然想起,古典音樂是我的襯底,可能被酒店大堂、coffee shop的經常播放的那些古典、純音樂所影響,不知不覺習慣了。
畢竟,我也是個被「流行」湊大的人。

星期一, 9月 17, 2007

再說facebook

有人把facebook當成遊戲,沒問題,不過這個態度,我不喜歡。當遊戲的意思,是用假名,然後得閒請你飲杯野、送你禮物,有意思嗎?這些有趣的application,不是目的,是手段,是跟朋友聯誼的手段/方法。
Facebook是為了social network而來,把你一圈一圈的朋友連起來,有人在此找回舊同學、失去聯絡的朋友。當然,facebook中的friends,其實適宜譯作相識的人而不是朋友,倒也沒所謂,反正互聯網的世界就是這樣,這是一個開放的空間,假若有甚麼不見得光的東西,就不要放進去。所以,用假名,說是識你的朋友就知道,不識也就沒所謂,這是甚麼道理。
我的Facebook是個platform,是跟朋友say hi,互通近況的地方,也是個向別人介紹自己的platform,告訴相識的人,我是這樣那樣。

星期四, 9月 13, 2007

我的書單回顧與前瞻篇

好了,過了暑假兩星期,終於完成書單上的三本書,還有額外的收成。
馬家輝的我們和陳冠中的事後早就看完,獨是兄弟總是拖著拖著,最後,在曼谷回香港的機上開始看,四百多頁小說其實留在家一天已完成,弊在開學忙著、那些事務又忙著,還有最重要的,收拾房間準備新一個學期的博鬥,於是看小說變得很奢侈,昨晚看著那本兄弟躺在床上,欲看又止,心想,沒辨法,雖然是千斤重,也要把它帶出街,否則不知何時看完,好的小說就能令你有追著看的魔力。
就在搭車又搭車的時間中,投入在李光頭宋鋼林紅的世界,有時抬抬頭,也不知身在何處,懶理那個可惡的roadshow,太嘈的話,就連上ipod,很爽呢。今天就把兄弟完成了。

至於那些額外的收成,有進一步出版的五本小書,包括呂大樂的四代香港人、馬國明的全面都市化的社會、葉蔭聰的小媒體大事件、陳順馨的嗅覺記憶我的七十年代和張炳良的回歸十年反思,另外還加上馬家輝簽了名的舊作愛戀無聲目迷耽美卷二,還有看了一大半,趙廣超的清明上河圖,呀,還有還有張愛玲短短的色戒。

刻下,看甚麼呢,一大堆的文化研究全球化的書等著等著,不過搭車書又不能這樣hardcore,是龍教授強力推介的香水、再看張愛玲⋯⋯最好,是能讓我一頭栽進去的。

長征

長沙灣大埔中環油麻地坑口炮台山屯門灣仔觀塘沙田。
72 26 307 271 2 106 112 67X 641 地鐵 火車。
一天內走遍港九新界三個地方、甚至以上,我已很習慣。
除了車費不菲,數數手指,每天花在公共汽車上的時間實在驚人。
因為暑假過了、因為沒有時間,我間始拿著書本上車,在一小時半小時,等呢等路的時間看書。
忽然間,我愛上了每天的長征,從前喜歡搭巴士,因為可以聽ipod,今天卻是可以在音樂配襯下看完一本又一本的書,
很有滿足感。

星期三, 9月 12, 2007

不要吃得這麼甜?

為甚麼這個水柿不甜,像白開水一樣淡而無味?說著,我把那個淡淡的一半放下。
媽說她吃的那個是甜的,然後,她吃了一口:「是你剛才吃了龍眼,這個水柿其實是甜的。」
一言驚醒,係喎!
最後我吃下那一半,原來真是甜的。
甜的滋味,可以是這樣,我要好好記住。

星期日, 9月 09, 2007

加信士


有曼谷的超市看見一排排的加信士番皂,又掀動了我的懷舊因子。在皂液流行以前,大家都用番皂,看見加信士番皂,想起的其實是番皂盒,住七層徒置區的日子,每天拿著底衫褲毛巾膠盆和那個私人番皂盒,跟著家姐細妹一起走到公眾浴室冲涼。後來搬到今天的屋村,廁所內還是放了一排的番皂盒,那時我們一家十口住在一起,所以就有十個番皂盒排排坐,當然後來用的已不是沒香味的加信士,是甚麼牌子也就記不起,總之是顏色鮮艷又有花香的番皂。又後來,皂液流行起來,連亞媽也抵受不了她的方便而從一舊舊變成一枝枝,隨著番皂的消失,番皂盒也消失於生活中。今天廁所排著的一枝枝,大部分是我的皂液洗頭水護髮素treatment等等,以件數來看好像住了好多人,比起那十個番皂盒,其實是少了很多。
這回看見加信士,令我好想買個番皂盒,因為廁所內有兩舊贈品番皂,要處理一下。
實情可能是想重溫番皂的實在感覺。

星座之二為處女座平反


在天秤的懶散影響下,要寫寫處女座這件事,由上年延至今年,若不是得知Tanya也是處女座,又差點錯過了這個處女座月份。每當發現新相識而又很談得來的人也是處女座,也會很興奮,從小的處女座典範自然是Liza姐,近來又愈儲愈多,看,又有一勁人是處女座。

處女座作為麻煩星座這個形象,比任何星座都更為突出,而且好像誰人也很懂得處女座的特性,甚麼完美主義,骨子裡其實是說挑剔奄尖,從而引伸到有點難相處,我卻因為這一點要為處女座平反。

處女座在神話故事裡是個農業女神,所以擁有實事求事、勤奮、踏實的特徵,加上作為水星的守護星,分析、判斷力特別強,所以簡單總結出來就去是一般人說的完美或是挑剔。我承認處女座的確很煩,不過不一定令別人很麻煩的煩,也是令自己很煩惱的煩,因為我們處女座的細緻、分析強項,容易令自己跌入胡思亂想,轉牛角尖的境界,那就令自己煩惱不堪。
我的處女座正正回到守護的水星,也會自跨我的分析力特別強,可憐的是落在隱蔽的十二宮,於是大腦經常充塞著有用無用無聊實際的想法,好像每當認識一個人,很快便能把他scan好,然後得出一些結論,這個人是怎樣怎樣,雖然我的結論通常沒錯,不過識朋友又何需這樣計算,也不需要正確答案,但這個scan過程,卻是我的本能反應,我是控制不來。更甚的是我的想法很多,卻欠缺行動力,好像我是可以很有計劃,能很仔細地把要做的東西寫下,卻又可以拿著這個清單然後甚麼也沒做過,那就是十二宮加上懶散天秤的所為。所以從來也是個很難安然入睡的人,就是因為想得太多,作為處女座,有時是很痛苦的事情。

不知這是幸或不幸,因為上升為天秤座的關係,朋友不易察覺我的處女座特性,天秤的交際手腕、喜歡跟別人談天說地的特質也像是挽救了處女座的一些緊張情緒,而且天秤是喜歡和平融合的氣氛,所以從來不會也不懂跟別人鬧交,所以這一種處女座是不會給別人帶來麻煩的。
最初學習占星是源於不相信,不相信星座就只是十二星座這麼簡單,卻相信星座在有助於了解自己,這幾年來,漸漸明白了自己的性格特質,也希望能好好發揮自己,像把天秤與處女座好好協調便是第一步。處女座的陰跟天秤座的陽;處女座穩陣的土跟天秤座靈動的氣,所以當煩惱的處女座發功時,天秤不忘幫幫手緩和一下。
不過此時此刻,需要的是把勤奮的處女座呼喚出來。

星期一, 8月 27, 2007

終於講到星座之一


現場有兩個天秤座,一個獅子座。

天秤座A:「飲咩好呢?奶茶定檸茶?」

天秤座B:「係囉,飲咩好呢?」

這時候,獅子早已作出決定,面對兩個猶疑不決的天秤,開始有點不耐煩。
終於,忘記是否在獅子協助下,兩個天秤揀了凍奶茶。
最後,落order時,天秤們突然轉軑,對望兩秒後,由凍改成熱奶茶,這時獅子的反應大概是被吹得啤一聲。

A的天秤是太陽星座,而B,即是我, 天秤是我的上升星座。

不要說星座迷信,更不要取笑星座八卦—假若你不清楚這是甚麼一回事,事情沒有這樣簡單。

星期日, 8月 19, 2007

Facebook左喇


認識Facebook是從信報而來,得知這個社交網站最初是哈佛學生的玩意,後來擴展至MIT、Standford等名校到後來全美大學高校。早陣子在紐約的朋友說Facebook現在好hit,才知道Facebook在去年已開放給所有電郵作登記。我不是個追網上玩意的人, 自問也追不來,當年friendster沒有玩,想寫blog也搞了一年才行動,而flickr都是最近才開始, 不過Facebook卻很快引起我的興趣,可能信報講過、可能是源自名校,我虛榮呀。怎至剛剛登記,還在研究如何興建自己的平台時,接二連三碰到facebook蹤影,先是幾個朋友同時加入,然後上星期的星期日明報有報道、昨晚在903聽到何式凝又提起、還有原來馬家輝也加入了大隊,看來facebook是勢不可擋。

亞紐約朋友說當初跟很多人說起facebook,反應都是一般,說已有msn、skype等等沒有時間再玩多一樣,後來卻發現大家都登陸了。我不知道大家有幾忙,不過作為上網人,(我認為現在只有上網和不上網兩種分類)網絡是認識世界、跟朋友連繫的重要媒介,早就想寫msn的功德無量,很多時候一句tag line已替你說了近況,而且跟海外朋友的聯擊又是一流,當我在外地就更愛msn。電郵、msn、facebook,是不同種類的溝通工具,暫時對我來說,誰也代替不了誰,例如要約飯局,一個電郵搞哂,慳了時間打電話;問朋友一些不太緊要的事,如你知那間餐廳好食嗎?msn可代勞,又或是跟一些第二三圈的朋友(以相熟或者見面頻率計算)msn確是方便不過,既保持距離又可作緊密聯繫。很多時候,友誼就是這樣維繫,到有機會真人見面時,感覺會更熟絡。到了facebook,除了讓朋友更容易知道你的近況外,更替你找舊朋友,又把一圈圈的朋友連結起來,對於我這個上昇天秤人來說,交友是重要的活動,沒在美國讀過書,如今正在想join那個network?香港朋友快快加入喇!

不過有了他們,也不代表從此不再講電話,不再出街見人,我從不認為網絡是減少人與人的溝通,而且更是相反,只是看你如何運用。

說到底,只有用家才知道當中樂趣。

星期六, 8月 18, 2007

我的名字

(一)我喜歡自己的名字,對,是中文名字,我知道,很多香港人,不習慣、甚至不喜歡自己的中文名,我們都喜歡用英文名,當然大多數人也是因為中學上英文課而需要改個英文名,是貪方便還是貪有型?不過自出來工作後,愈來愈覺得英文名有時很無性格, 用中文名,就更有型,可能,我覺得的自己的中文名字是獨一的。

(二) 獨一,也許不是,倒是因為別人容易記得,林憶蓮初出道時,正在讀小學,打從那時開始,同學、老師經常誤叫我為林憶蓮,後來我愈來愈喜歡她,別人叫我林憶蓮,我會笑著回應。然後,很多時候派卡片,也會得到很大的反應,也試過在過關時,職員拿著我的證件陰陰笑,問:林憶蓮是你的...?我便答,她是我最喜歡的歌手。當然以上情況,可能愈來愈少,因為她不再是當時得令,所以,今天再有人因為我的名字而說起她,我會比從前更興奮。我常笑說希望有一天,能親自把我的卡片,甚至我的身分證給憶蓮看看,然後告訴她,一家四姊妹,名字跟她很相似。

(三)每當有新相識的朋友知道家有四姊妹,例必會問當中是否真的有個林憶蓮,然後我就開始跟他們玩估名遊戲,不知道家姐細妹有沒有相似的經驗,不過我最後都會跟朋友說,大家姐比林憶蓮大,所以名字是我們這個潮洲林家先改的。

(四)改名,我的筆名,也是從林憶蓮而來,出道開始一直沿用,直至上一份工強迫用英文名,到今天這個筆名只在這個網絡世界出現,也因此,知道我這個名字和背後意思的人,和我也有一定的交情,至少認識多年, 所以我也喜歡他們這樣叫我 ,曾經還有不少人以為這是我的真名。

(五)名字背後,其實我不知,只是近來才發現,原來我的名字也頗具台灣文藝氣息,龍教授讀過我的名字後如是說,還有馬家輝,他拿著卡片說,很文藝的名字,為甚麼你爸爸會替你改這個名字,那一刻,眼睛突然變得通紅,我說,不知道,也沒有機會問。我驚訝自己為何差點在陌生人面前流淚,都三年了,後來我發現,是因為疏離。

(六)之後,我問大家姐是否知道我們名字的由來,因為只記得媽媽說過,我的名是外婆隨意取的,雖然家姐也不知道正確答案,不過卻告訴我,在大學一年級那年,有位教授問她名字的由來,是否來自李商隱的一首詩,爸爸學歷不高,卻也是個愛看書的人,當然我從來也沒有十分留意他在看甚麼,不過說不定當天林家第一個孩子出生時,他剛巧看到這首詩。結果,大家姐把一本李商隱詩選送了給我。
《重過聖女祠》,最後一句是這樣:「憶向天階問紫芝」

我很喜歡自己的名字,多謝爸爸、多謝外婆。

星期四, 8月 16, 2007

麻雀友誼


其實我不是很喜歡打麻雀,至少在填寫興趣一欄,不會填上打麻雀三個字,學識打牌,也是近幾年的事,因為我相信打牌是很好的聯誼。

首先,要約齊四個人滕出半天甚至只是一個晚上的時間是超高難度,另外,四個人坐埋一齊除了手不停,口亦不停,在麻雀桌上說話,通常是亂嗡一餐兼且是講盡八卦無聊事,感覺特別暢快,每次也會笑到肚攣,可能我喜歡說話,打牌,其實為了說話。

所以,我對麻雀腳要求很高,我們這四條腿,不經不覺夾了幾年,雖然一年不過兩次機會,也正是這點打牌成了會面的機會,陰差陽錯,每次選港男正日或翌日,就成了我們的麻雀約定日。

亞魚腩小姐,你的金麻雀很襯我的黑甲油。

星期二, 8月 14, 2007

我要看原裝版


不知何時開始,大概是這兩三年吧,找原裝英語版電影看變得有點難度,像這個暑假就差點看不到原裝史力加,因為上映不到一星期,百老匯電影中心(bc)的場次就只剩下午場次,幸好再過一星期晚間場次再次出現,我就是像別人看股市行情般緊貼戲院網站。

如今想看原裝,就只得bc、ifc、amc festival walk &pp,(都是英文喎!),還有時代,總之十間都不夠,而且場數不多,戲腳朋友說情況跟之前剛相反,從前是原裝比配音多。我知道有配音版通常是卡通/動畫,是因為方便小朋友觀眾,我也知道配音版也很有水準,不過原裝跟配音,不止存在著語言的間題,還有文化上的差距,最簡單如,假若戲內提到外國明星或是電影,配音版就變成香港的名字,或者你認為這是微不足道,我就介意喇,而且,原裝版其實有字幕,那為甚麼不要原汁原味呢?

這又另我記起關於外國明星的名字,在報章雜誌上都是看到都是中譯版,例如畢比特、湯告魯斯、茱莉亞蘿拔絲等等,到我自己寫稿要提及這些名字時,很多時候也希望寫回英文名,不是因為要扮野,我想到的問題是,只懂中譯名的話,看外國雜誌,你便不會知道誰是Brat Pitt、Angelina Jolie、Johnny Depp、Jude Law,而且要我記Penelope Cruz、Gwyneth Paltrow、Cate Blanchett好個那些又長又饒口的中譯名,還有,我怎樣跟英文人說很喜歡Johnny Depp呢?
(不過講到Paris Hilton,為甚麼又不用中譯名?是因為簡單容易記?)

當然認識了一大堆英文字,也不代表你特別西化,或者就很國際化,語言,只是作為認識世界的工具。
又想起,看完Simpsons,依然抵死、賤格,不過最喜歡的,還是她很現實,在今天盲目講求
政治正確的香港社會,實在看得特別暢快,在甚麼東西都不能接受,過份PC
的香港,離所謂的國際愈來愈遠。

星期日, 8月 12, 2007

《事後》有感之讀大學


看陳冠中的新書《事後》,竟有如追看小說般, 看出個暢快,因為硬皮包裝,不便帶出街,遂成為深夜讀物,書本是由53篇短小文章組成,原本計劃是每晚看幾篇便睡,結果卻欲罷不能。

《事後》﹣本土文化誌大概是陳冠中的個人部分成長誌加香港文化是怎樣形成的,如呂大樂所分類,陳冠中是第二代嬰兒潮,我是排在後面的第三代尾尾(近第四代呀!),不過他的經歷,也喚醒我的一些記憶。隔代同感,就是「到畢業才有頭緒」這一篇。

「人是如何開竅的呢?社會學的思想是如何生成的?甚麼樣老師的話才聽得進?甚麼樣的書才看得懂?我是到大學最後一個學期準備大考期間。才終於嘗到點社會學的滋味,感覺自己有點頭緒,甚至激動,但為時已晚,來不及跟老師或其他同學交流了。這滋味只能藏在心裡,似有似無,畢業後很容易消散。當然,有些同學開竅早,不過像我這種後知後覺、一不小心荒廢掉三年大學光陰的相信也不少。」

看得我不斷點頭,都是港大,不過不是唸社會學,卻同樣到了最後一個學期才似乎想到點東西,也不敢說是否開竅,一年級確是「戇居居」,捱過A﹣level的日子有如放監,天天跟同學吹水食tea補習賺錢,到二年級開始認清自己在讀甚麼,直至三年級,才真正找到自己喜歡兼相信有些少potential的科目。我的履歷是這樣,一年級英文日文、二年級日文比較文學,三年級比較文學。今天我會告訴別人是唸比較文學,日文呢?早已拋諸腦後,真不相信現在「反哈日」的我當年為何揀了日文,確是年少無知。

還記得大學最後一次考試前,跟同學談起,我們為何要考試呢,因為大家太清楚明天將有那幾條題目會出現,今晚寫一篇出來便可,無聊至極。今天回想,其實是有點「懶醒」,還不太懂甚麼是做研究、追求知識。

沒錯, 「有點頭緒,甚至激動 」、「畢業後很容易消散」;但,沒想到, 頭緒、激動,十年後回來,自去年讀master,令我在大學時代播下、潛藏體內的種子,得到施肥的機會,而這個月,更是有點一發不可收拾,看書、渴書程度是前所未見, 恨不得追回從前失掉的,那一大堆本應看過兼看懂的東西。

星期日, 8月 05, 2007

I just love YOGA, aka please visit my new blog


我是個運動白痴,小學強迫性參加運動會,年年被編玩低B的拾放豆袋障礙賽、中一上P.E.,被Miss的衝力排球嚇怕,自此中學的P.E.堂都在左閃右避下渡過。

學瑜伽,大概是始於1999年,那時瑜伽在美國大熱,在時裝雜誌看見Madonna升天的相片,型爆,那時香港只有零碎小型的yoga studio,於是我入了california,從不做gym,只是因為那裡有yoga class,補充說,我不跑步不打波不懂游泳踩單車,總之不做任何運動,不過,我跳舞,爵士、hip hop個種,喜歡跟音樂配合、喜歡手腳的伸展,喜歡優美的動作,被瑜伽吸引,也許是同一個原因。

以我的年資,理論上不懂「升天」也可以「摺埋」,現實情況是差得很遠,實在慚愧,但也不緊要,從一開始,導師便告訢你,不要跟別人比較,的的確確,有人天生軟骨功,這個不是我,倒記得剛開始時看著自己的進步,那種滿足感足以令我繼續下去。其實最初學瑜伽,是有感自己沒有運動,而對於拉筋又非常著迷,絕不是為了減肥,因為「從前」的確沒有需要,當然心底裡還是希望有朝一天能練成軟骨功,來個一字馬,因為那表示我已懂得控制自己的身體。
瑜伽講求持之以恆,這點我是做得到,雖然不是日日做,七年來卻從沒間斷,只是近年工作關係,上堂次數少了,不過瑜伽早已切切實實地成為我的生活,很多時候不想出外,其中一個原因是我很掛念她。那次北彊之旅,坐車時間特長,疲累至極點,我就只想到瑜伽,yoga 是我的therapy。
I really miss you!

是我心繫yoga吧,一向不喜歡拍照,不過自Channel Islands那次後,總愛在世界各地影張yoga相,擺下「鋪士」頂頂癮,給朋友看後又得到很大反應,(反應;如哈哈大笑、覺得我無聊至極、當然也有覺得我厲害的呢!)
就此,玩大左!於時,我開了個新blog。

在參觀我的yoga blog前,先說明幾件事,那不是完美的yoga pose,因為:

1: 沒有穿上適當服裝,穿牛仔褲波鞋是不當。
2: 地點不是平地,甚至是懸崖,像大峽谷。
3 :每張相片都是在工作途中拍攝, 在自己與別人完成工作,在極趕急、忙亂的情況下,放下身上所有物件,然後迫相熟的行家朋友們揸 機,唯時往往只有數分鐘。
4: 不要說來去都是這幾個動作,要在以上情況下擺pose,我的選擇不多,而且當中其實是有不同的,如曲腳直腳,只是不懂瑜伽的人看不出。

Anyway,hope it’s fun coz yoga make me happy!

http://yogaroundtheworld.blogspot.com

星期六, 8月 04, 2007

抗爭


「在愚昧的「發展」巨輪前面,抗爭是一種責任,即使結局可能仍然保護不了甚麼,但至少,能夠保護自己的尊嚴。」﹣Walter Benjamin

來自馬家輝的《我們》,明白了!

讓我想想我的抗爭方法,或者要聽馬國明說,先在暑假重溫Walter Benjamin。

星期三, 8月 01, 2007

請讓我做個正常的記者

我不斷向上,為何現實是不斷向下?
已經是啤酒妹,如今仲要做埋拳手?
究竟幾時可做番個正常記者?

星期二, 7月 31, 2007

在國金與皇后之間


星期日醒來,正是中午十二點,即時想起城市論壇,很奇怪,平日這個時分準沒睡醒,這個星期天卻像被誰喚醒,難道是肥彭?還未搞清楚,節目不到五分鐘,看到陳景輝發言,說著天星拆了、屏風樓、空氣污染⋯⋯我,眼睛紅了。

馬傑偉說我們的身分認同,在九七以前是靠流行文化,回歸以來,卻是從城市空間而來,我是一萬個認同,上星期出席了accf的流行文化論壇,再次牽動我對港式流行文化的情意結,我心痛,可能是過去式;這次的眼淚,卻是當下。
記得兩年前,因《香港風格》一書而有機會訪問胡恩威,交上我那時的疑惑:舊建築總不能一世留下,那應該怎樣處理?甚麼才值得保留?當時他很簡單地說,總不能所有舊的都要拆掉,香港現在的情況便是,當時不太明白,或者是我的問題不夠清楚。
這一年來,讀了文化研究、上過龍教授的課,到過很多城市,看過他們的城市發展,自己找到了答案,也明白大部分人為何不明白。
我認我是個懷舊的人,卻也明白到保留舊建築、保留歷史,絕不是因為甚麼集體回憶,我的回憶,早已留在做電視精迷偶像的年代。
作為九龍人,天星、皇后、或者灣仔街市,沒有太多回憶,支持留下來,是為了整個城市,今天站在碼頭,坦白說,接近黃昏時,亮了燈的國金的確幾靚,告訴你香港很繁榮,不過夠了,再不需要多一座更高更亮的大廈,皇后,我還是揀你。

早兩天剛看過陳冠中在《事後》寫到:

「本土:在1977 年7月《號外》登了一篇文章叫《灣仔:吾鄉、吾土、吾民》,作者是七靈。看著題目我就眼中有眼淚,但我在瞎感動甚麼?我是在九龍尖沙嘴長大,活動範圍北至中學所在的窩打老道,南至我爸上班的港島中區,後來到薄扶林上大學,才偶然涉足灣仔。大概,當時打動我的不是灣仔,而是:人可以對自己長大的小地方這麼有感情,並且可以像七靈 那麼有勇氣大聲喊出來。」

是陰差陽錯、冥冥中有主宰、或是種緣份,給我在三十年後的今天看到這一段,於是,我,很明白星期天的幾滴眼淚。
平生以來,第一次為這個城市流下眼淚。

P.S.陳景輝今年二十五歲,還有許許多多在皇后的十來二十歲大學生,能夠為這個城市做點事情,為何有些三四五十的人會這麼絕情。

星期五, 7月 27, 2007

我愛過的香港流行文化(待續)

昨天在一個流行文化的論壇上,那個吳雨說了這句話:「王菲有了個人風格後,就表示遠離群眾⋯⋯」

我是聽得有點氣憤,怪不得今天再沒有明星。

我的書單 1.0 暨 簽名怪

(一)好的,看看在五月尾,還未趕完功課前的書單,一本也沒有完成,《啟蒙時代》就看到那句便停下來,《兄弟》更可憐,帶著上北彊,準備翻閱時才發現帶了本下集,看著厚厚的下集,還可以說甚麼?結果在旅途看了書單上沒有,亞德的《消滅九龍》。

書展後,又有了書單:

1: 《我們》﹣馬家輝,見過真人傾過偈,特別好睇!
2: 《事後》﹣陳冠中,睇完新書先睇舊野啦。
3: 《兄弟》﹣余華,就是心心不憤。
暫時三本夠了。

(二)是的,近日很喜歡找作者簽名,有點上癮,可能是因為有機會遇見甚至認識作者(都是猛人呢),所以我不是到簽名會排隊找簽名。小時候當然也有過偶像的簽名,卻都是親自遞上兼看著真人現場簽的,因為這樣才有意義,看見簽名,你會記得某時某地,那怕只是那人迫人的幾秒,所以從來都不太喜歡交托別人,經過第三者,就好像失卻了意義,簽了名的書,像開了光,被作者付與了生命,我會特別珍惜。當然,我也收過作者親自簽名送贈而被我放埋一邊的,就是不喜歡的書囉!

自己書簽名,還幫身邊朋友拿簽名,畢竟是書,有重量的,是有點攞苦黎辛。
不過,倒是喜歡把簽了名的書當禮物送給朋友,因為會變得獨一無二。

星期日, 7月 22, 2007

續﹣再見肥彭很感慨


每逄身在外地,晚上在酒店看電視是指定動作,(有寬頻例外),在國內又看得特別興奮,六月尾,兩次大陸trip,每晚回酒店都是在看國內製作的回歸節目,由杭州到北彊,由香港故事看到直播慶回歸三十六小時。

回歸在北疆
在五彩灣那間像中學時去宿營的戶外康樂營的所謂酒店渡過六月三十日晚,扭開電視,正在播放佛教團體在文化中心的祈福晚會,在國內看到直播香港節目,認真大陣仗,然後轉台,轉來轉去,多個中央台頻道、鳳凰衛視都是關於香港的回歸,最後我在鳳凰衛視的回歸十年.三十六小時的回歸節目歷史一刻停下來。看著幾位說普通話的主持人在談香港,感覺怪怪的,明明是我們的故事,怎麼由你們外人來說,只感到,陌生、疏離、這麼遠那麼近。後來看到梁文道的加入,才出現親切感。其實那一段是幾位來自中港台的主持人在談香港,共通點是他們都在香港工作多年,原來他們不是外人,突然明白到,那不就是九七後香港的情況嗎,我不會說甚麼中港一家親,現實情況卻是香港成了兩岸三地交流的一個最佳平台,想到上龍教授課認識的中台同學,原來九七後,不止多了港人北上工作,到香港的中台人也多了,要學普通話,不是因為回歸了我是中國人這個硬道理,其實很實際,就是因為要跟普通話人接觸。

節目在倒數的最後幾分鐘(我不明為何要倒數,踏入七月一日零晨真的很重要嗎?)重播十年前同樣時間的主權移交儀式,這個畫面,其實看過不少次,卻忘記了在那一刻,自己在做甚麼,十年後再看見彭定康揮手離開那一幕,真的有點感觸,記得從前經常跟同學說,對呀,我們是港英餘孽、我們都喜歡做英國殖民地、你看肥彭幾好,那是年少無知的說話,年少,就是大學畢業那時,總覺得從前好,是因為從此要面對現實社會還是慢慢意識到香港經濟的滑落,我也不知道,不過,這些日子以來,看到一大堆回歸十年特輯,回顧十年的香港、香港人故事,也不期然為自己作一回顧。

我的十年
我認定我們這一輩是最受影響,九六年大學畢業,在經濟滑落之時踏足社會,完成殖民地的教育進入這個一國兩制的環境,我們的黃金歲月踏在回歸之路上。我記得大學畢業後的頭幾年,是迷茫、是不開心,搞不清自己想做甚麼,畢業兩年還是懵懵懂懂,九八年,做了四個月的那份報章結業,賠了一個月人工,然後走到牛津找在那邊讀master的大學同學,一去就五個星期,結果鬱結在那兒爆發。

今天依然記得的這個畫面:到步第一天,朋友帶我跟她的同學晚飯,席間,我完全像聾了一樣,他們在說英文嗎,怎麼我完全聽不懂,好歹也是港大文學院畢業,好像完全沒有學過英文 ?然後,每當碰到她的同學,介紹後,總會問到你在做甚麼,大概我是回答正在放假之類,好了,當你在做甚麼這個問題被問得多,我也問自己:我其實在做甚麼?放完假後回港又會做甚麼?要知道那裡是世界知名大學,碰到的全是碩士博士,我這個連別人英文都聽不清楚的人,跟這個地方像是格格不入,自信心跌到前所未有的最低點,然後,有一晚,睡不著,發現自己在流淚,這是另一個不會忘記的畫面。我也被自己的眼淚嚇怕,告訴朋友,她把我帶到街上吹吹風,後來說著說著,終於找到答案,我對她說,再也不要見任何人了,我受不了,後來我認定當時患了輕微的抑鬱症之類。當然那五星期的旅程,還發生很多事,回到香港,還過了幾個月無業的日子,這一年,大概是十年來最深刻的事件之一,慶幸發生在二十來歲時,畢竟當時年紀小,還承受得來。

是英還是中
大概我們這一輩都被早陣子的慶回歸轟炸而死,那些一面倒的唱好,甚麼香港經歷不少風浪,今天依然屹立不倒,是沒有意義的說話。回歸十年的確是很重要的事,作為殖民地是不光彩的,想到,忘記九七年六月三十日那一天,或許正好代表從前對身邊事漠不關心,那就是殖民地的典型教育,只要讀好書然後賺錢,不需要理會其他事情,不需要思考,那是殖民的禍害,年少無知以為英國人對我們很好,今天這群管治我們的所謂精英,就是這樣被訓練出來,所以他們是不會思考的,也不會認為自己的歷史很有興趣,只懂不斷建高樓,到最後,還是錢最重要吧。而事實上,我們總不能稱自己做英國人吧,只要出外走走,別人眼中的你還是個黃皮膚,如假包換的中國人。

不過,看到那些慶回歸文藝晚會,對不起,香港人是會遠離的,身分認同,不是一朝一夕可建立,有點諷刺的是,學識唱國歌是因為六四,那年讀中三,當時不明白為何中國發生這樣的事,我們要學唱國歌,這個國家不是有問題嗎?

七月一日早上起來,扭開電視,繼續直播慶回歸,金紫荊升旗、跳傘、樂樂盈盈 ,假若在港的話,睇怕也受不了。 我不會欺騙自己,對肥彭有好感,是因為曾經秘密作家訪,很遺憾,我不在家,不過弟妹都跟他過握手!

星期二, 7月 10, 2007

五彩灣月圓之夜


"most glorious romantic moment will occur at the highly romantic full moon, June 30".-Susan Miller

因為北彊之行,七一不能留港上街,有點遺憾,也忘記了Susan Miller的說話。那天遊完五彩灣,吃過晚飯,已是晚上十時多,太陽才開始下山,那是個四野無人的地方,實在不明司機如何認路,回酒店途中,發現那個圓圓的月亮就在水平線上升起,我們下車拍照,朋友說,是十五嗎?我才突然記起,今天是六月三十,就是Susan Miller 說的今年最浪漫的月圓之夜呀!
不過,現實情況一點不浪漫,人影都無,何況來個靚仔?

六月三十,還有另一個意義,回到房間,開電視,看國內電視台鋪天蓋地的回歸節目,嘩,三十六小時直擊回歸報導,犯不著吧。

結果,月圓之夜,守在電視前看回歸節目,出奇地,看得很投入(待續)

星期四, 6月 07, 2007

有暑假,還是幸福的

功課交完,暑假開始
因為讀書,多左個暑假,回想從前的暑假,真是甚麼也不做,細個在家睇電視聽收音機,大個,其實都好像是差不多。我是幸福的,渡過會考A-Level的漫長暑假,都沒有做暑假工,好逸惡勞的性格,是天生的。
記得去年寫過,因為讀書,重遇暑假;過了一年,真真正正過暑期。趕功課期間,一直想六月之後要做這樣做那樣,就是忘了自己其實是個業餘學生,不用上課,不用交功課,工,仍要返。
當然,不進修的話,平日根本沒有那麼忙,亦沒有閉關這回事,也沒有對暑期的期望,如今暑假成了多出了的時間。
這種Bonus可能是有點自欺欺人,還是喜歡暑假,喜歡她代表一個階段的結束,路,就在前面。

星期一, 5月 28, 2007

我的書單


看梁文道在《讀書好》內提議每個人都應該為自己開張小書單,把自己想看但還沒看的書列出來,你可以經常改變,這張書單,原來可以是一個wish list,一本書代表甚麼?自己想想!

這一刻,我的書單:

1:《我城》西西﹣大學時粗略看過,本地文學經典,這些日子,很想重溫。

2:《啟蒙時代》王安憶﹣看過馬家輝簡介,他說很喜歡這句:「事實上,每個人都喜歡自己的時代」
因為這句,沒辦法不看。

3:《兄弟》余華﹣在家中等我很久了⋯

4:《我這一代香港人》陳冠中﹣看足幾年也看不完,是時候解決他!

還有龍應台的一大堆舊作,不要太貪心,若今個暑假能夠完成,算我勤力!

星期三, 1月 31, 2007

抵得住老餅,受不了新潮

場景是一個頗為國際化的晚宴,香港、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英國、澳洲、墨西哥、阿根廷,而主人家是擁中國埃及血統,美國長大的名廚。
幾輪碰杯之後,台灣幫在一旁狂隊紅酒之際,我這一邊 ,卻在懷舊起來,場內響起七十年代的音樂,名廚跟英國人興奮大唱大叫,面上展現興奮不過的表情,不過,除了兩人,沒人能投入他們的世界,看見我們迷茫的面情,便問到,「聽過David Bowie嗎?」當然聽過,不過,那不是我們的年代。身旁一位八字頭,廿來歲的少年,便有點不耐煩,渴望聽到屬於自己年代的聲音。
敢肯定曾經也如少年一樣,受不了老餅,但當日卻沒有半點不耐煩,雖然我不能投入他們的世界,卻感受到他們的喜悅,反而,換上是這一代的聲音,才令我覺悶。
這令我想起唱K的經驗,個人喜愛的流程是一輪新歌試唱後,總要回到懷舊金曲時段,九十八十甚至越級,回到不曾屬於我的小鳳秋官亞姐,當中有成長回憶,也有刻意玩野,當中有志同道合,也有人受不了,而自己受不了的,卻是全場新歌,曾經跟一班八字頭唱K,頭一小時沒問題,因為是 個人喜愛的新歌試唱,不過當唱來唱去都是那班少女歌手,我是挨不下去。
喜歡從前,除了回憶總是美好的,還有其他解釋嗎?是因為不能回到過去? 為何我不喜歡現在?這幾年想來想起的,都是這個問題。
我為有過去而興奮,老餅,我受得起!

星期五, 1月 19, 2007

去釜山著冬天衫


落機三日又上機,於我是個紀錄,土象星座的人,是不愛這種生活。
需要看電影、需要做瑜珈、需要跟朋友吃飯、
需要時間整理一下自己。
始料不及的是,當知道下一站有個真正的冬天,想起上月買的毛毛boot,然後是一大堆幾年都無機會著的冬天衫,突然間,很興奮。記得曾經跟朋友討論過喜歡冬天衫還是夏天衫,我的答案是前者,因為有多些項目選擇,如今香港的冬天不見了,厚冷衫、大褸、冷襪冷帽的出鏡率少之又少,(雖然很多人在十多二十度也照著可也)只有在外地才有機會出動。
今晚執行李時,先styling一番,突然想影張相,原來可以著冬天衫,也可以令我心情大喜,可能因為近日肥肉激增,冬天衫可作為避難所,不過因為小小的事而影響心情,從來都是處女座的特性。
還有,原來我對海濱城市特別著迷,從來不喜歡韓國,這次卻對釜山有點期望。

星期一, 1月 08, 2007

遲左少少的新年願望

06年年尾閉關四天,趕完八千字功課,好辛苦!
其實我不太介意足不出戶,因為我是個極懶的人,好鍾意hea係屋企。不過趕功課,自然是另一回事,閉關幾天,起身就食,食完就埋位對住電腦,間歇性比張床吸引,然後又彈返去電腦前,跟住夠鐘又食,感覺有如當年考A level的是日子,如是者,功課就趕完。
終於體會到又返工又返學的痛苦,所有假期都用來做功課,想起下年聖誕新年都要閉關,認真心寒!
上星期把功課E出後,不知是否心理作用,即刻頭痛,返工後,完全想不起要做甚麼, 兼且不想用腦。然後經一輪大 「覺訓」,幾輪電話粥加MSN後,身心才完全回復。
自十二月連環趕功以來,積下很多私務未辦,而且做功課期間,又特別想節外生枝,突然想看那本書,又有很多寫blog的意念,最後交完功課後,身心大解放,卻甚麼也不想做,只想做盡無聊事。
不過,這次的經驗一定要記下,十幾年來第一次在家中睇電視倒數的一刻,我立下願望,下學期,真係要好好管理時間,不止是不想再在假期閉關,更不想臨急抱佛腳,今次真係打天才波,還有不想「因功」再肥幾磅。
Hea完一輪後,總算記得要回來這裡。其實我年年都有願望,想做那些、想戒那些,通常不夠一個月就被拋諸腦後,所以今次要寫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