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12月 14, 2008

請讓我變回大食

這次感冒,折磨得很。
首階段發燒,中途突然加插發冷,全身發抖,雙手震得差點連杯也拿不住,最後要蓋三張被才頂得住,那一刻,我以為我撞了邪。
看過兩次西醫後,精神轉好,但仍感虛弱,是時候找中醫,在慢慢康復期間,又來了,是身體麻痺,先是左下手臂跟右小腿,第二天又輪到右手跟左下,每天都轉位置,走了一個星期,連手指頭都不放過,上個星期,我就成了妲紀,走路像個亞婆,著衫也有難度,肉體上的痛苦再次影響精神狀況。
到了這星期,精神和肉體大致回復正常,卻走了個「咳」來,就連唇瘡也來了,這個病毒真得太狠,誓要走遍全身。
最痛苦的,莫過於無胃口但肚餓,現在胃口跟之前還是有一點距離,雖然,病了兩個星期,真的瘦了不少,我寧願變回從前的我。

請讓我變回大食。

星期五, 12月 12, 2008

周小姐,真的想你好。

周小姐單新聞,發生了一星期,想說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自己的感覺,原來我還關心她。

事件火速發展至今天的分手宣言,期間每次看到報導,心裡真的不好受,甚至是眼淚在心裡流,畢竟,從前作為粉絲,對她的愛情故事真的是暸如指掌,因為我們會看盡所有,真的是所有的報導、訪問,又嘗試找內幕消息,粉絲間互相交流,係呀,係非常仔細的研究與分析。當然,最終這些事只有兩人最清楚,然而留意了十幾廿年,放了感情,而且跟這個人更是相識,怎會沒感覺,真的想她好!

p.s. 今天連公司裡的八字頭年青同事也跟我熱切討論,重點是全世界都大讚周小姐,還記得從前很多女仔也不喜歡她,不過打從近年復出之後,似乎是一面倒的欣賞。這個,從前是萬萬想不到。

星期日, 11月 30, 2008

kylie echo

星期四晚發住燒去睇Kylie,中午101度,食藥灌水訓覺,務求火速降溫,終於在太陽落山時可以出動,雖然是至平個種離台萬象遠,大喇喇$380,而且最重要是飛全在我手,那一刻沒有想到是否真的好恨睇Kylie。

結果,由開場好好地到差不多十點好似「沾寒沾凍」,雖然完場的I should be so lucky把我叫一叫醒,機場回家的路程實在痛苦。

之後星期五六日病到五顏六色,全日睡,在床上輾轉時腦內卻不停出現Kylie live的影像,有時我是這樣衡量concert好看否,假若回家後歌聲影像𣿅斷,又上youtube不停找片看,那,就是好了,至少可能是inspiring.

中學時代的流行音樂記憶,原來還漏了西人代表,Kylie。

星期日, 11月 16, 2008

孔記餐單

多謝同學仔提供,雞翼薯條外,蜜桃雞沙律和法蘭克福腸都是我們tea time心水、仲有,求證後(其實只是幾個差不年份的文學院人)孔記應該是95年尾結業的,至於何時出現,大概是在80年代尾,又或者是90年。
不知道下年有機會可能或者應該有份參與寫的HKU故事,會不會寫到孔記呢?

我的名牌酒店系列


不用進進出出機場近兩個月,完全沒有懷念飛行的日子,其一自然是我其實非常討厭搭飛機,其二是飛行畢竟是工作。

不過不過,兩年又九個月的旅遊記者生涯,最最最不捨得的,是五星級酒店,還有boutique hotel呀。我是超級享受型,自從嘗過luxury hotels滋味後,不用說背囊團受不了,我是那種非常願意多付一千幾百而要住好住豪一點的人。大部份人在旅遊時也寧願在住方面慳一點而把錢放在購物上,對我來說,住宿可說是top 1,根本是旅遊渡假的一部分,之所以愛泰國,就是因為正酒店都是我負擔得起。
當然不一定是五六星,有趣有型的boutique hotel也是我的至愛,數數我的入住記錄:

星級:倫敦Inter Continental、清邁Mandarin Oriental、拉斯維加斯Bellagio、 河內Sofitel、東京Ritz Carlton、新加坡St.Regis、曼谷Conrad、慕尼黑Sofitel

Boutique Hotel: Jersey Islands The Club、倫敦Metropolitan、Halkin、首爾W、納米比亞的camp、牛津的Malmaison

也不是次次住得豪,大概這些都是記憶比較深而又不能負擔得起的。一生總要豪一次,我就希望日後年年有得豪,不用出於工作理由,可以盡情享受。

星期日, 10月 26, 2008

兩年七個月的世界足跡

在九月初三清山的旅途上,已知道這是當旅遊記者的最後一次,就連咭片也不帶,夠哂絕,車程中,不計之前兩間公司,記下兩年七個月在維園日報走過的地方,單看這個名單,實在教行外人羨慕,跑旅遊的確好玩,係囉,好玩,這個年紀,仲玩咩,夠了。存了這堆回憶,很足夠。

2/2006-蘇州:       返工第一個星期,四日後出發,那時細佬在蘇州工作,約了食宵夜。
3/2006-倫敦:       住了三間正酒店,然後首次去牛津找細妹。
6/2006-Channel Islands:  相信香港沒有多少人去過,又在牛津待了幾天。
6/2006-清邁:       重點是住Mandarin,可惜要同人share room。
7/2006-西藏:        坐青藏鐵路,沒有出現高山症,少少頭痛罷了。
10/2006-東京:       除了那個爛鬼星外,同行人非常好玩。
11/2006-拉斯維加斯+首爾:首次坐business class,超豪但超亂的一次。

1/2007-河內:       跟bobby chin條傻佬,好食好住兼無咩做。
1/2007-釜山:       回港四天又出發,十萬個不願意,不過旅程總算好玩,天氣好凍呢
3/2007-大阪:       環球片場不是我杯茶,認識了說得口流利英語的日本妹,可惜失去聯絡。
4/2007-德島、東京:    最開心住了兩晚Ritz Carlton。
5/2007-台灣:       終於第一次以工作之名去台灣,主打是宜蘭、花蓮,最開心是住了礁溪老爺。
6/2007-杭州:       其實是烏鎮、千島湖、橫店、杭州。
7/2007-北疆:       人腳正,卻遇上克人憎導遊,又錯過了那年七一。
9/2007-曼谷:        最似自己去玩的一次。
11/2007-肯雅:      開眼界非州之旅,第一次認認真真影相,從此愛上非州。
12/2007-納米比亞;    一不離二,再中非州,更是超豪之旅,全程小型飛機。

1/2008:新加坡:       全世界都嫌,我好恨去的,第一次去
3/2008:泰國:       金三角加曼谷,旅程上忙寫freelance。
4/2008:曼谷:       回港兩天再返曼谷,一人的三天,住conrad的suite,好豪。
5/2008:馬來西亞:      檳城加redang,又城市又resort,狂影瑜珈相,好玩。
5/2008:北疆:       沒想到一年去一次,而這次出事了,會另開章節寫。
6/2008:歐洲:      慕尼黑、米蘭、倫敦,食住豪的一次,第三次去牛津找細妹
9/2008:江西:       三清山為主,體驗「紅色大陸」,cheap之旅

大概沒有遺漏,那些即日一兩天的廣東省沒有記下,太相似,不記得了。

星期四, 10月 23, 2008

Unavoidable Politics

上一課Politics as Cultural Practice,碰上Work related with Politics,當下世界又是All about Politics。
資本主義自由主義保守主義新自由新保守新左新右第三條路,通通給你最活生生的例子。
我就像幼稚園生突然要入大學,工作上課長短互補,時間較好在這個天天有大事的年代。
避不了!(至少這幾個月)

星期六, 10月 18, 2008

從孔記到孔慶熒到孔梁巧玲

星期六龍教授的講座,是孔慶熒及梁巧玲慈善基金的新搞作。
孔慶熒,是非常熟悉的名字,從前我們叫他孔記,真是不敬,原來他是大名鼎鼎。
孔記,其實是我們稱呼在孔慶熒樓內的餐廳,也不知是誰發明這個稱呼。孔記對我來說是很好的回憶,這座位於Main Building對面的孔慶熒樓,又是另一古典英式建築,初入港大就認識了孔記之好,除了環境有型,作為學生canteen確實是有水準,賣的是西餐,最最最印像深的,便是tea time。要知道文學院的學生特別空閒,而且主要上課地方也就是在Main Building,地利之便,孔記當然是最理想吹水地方。

那個年代,我對港大校園的歷史沒有感覺,只知道建築很吸引,到了今天,從基金到建築到歷史到canteen到現在,星期六那天,看見台上的孔梁巧玲女士,想起大學一年級在孔記吃下午茶時的那碟薯條。

孔慶熒樓是港大最早的建築之一,1919年建成,曾用作行政部門和職員的common room,1986年命名為孔慶熒樓,表揚孔氏家族的捐獻,1995年被政府確認為法定古蹟,這段歷史在港大網頁很易找到,不過,孔慶熒內的餐廳,大概記得在我畢業前已結業,究竟是95還是96呢,那又是甚麼時候開業,還有,死因是甚麼呢,如此高質素的canteen很難得呀,這些歷史,請問那裡可找到?

我懷疑,孔記大概是九十年代,特別是文學院愛吃兼愛偷懶學生的一個獨有回憶。

從孔記回到孔慶熒回到孔梁巧玲傑出人文學者,cheers for HKU!

愛電車


轉戰灣仔,最高興莫過於搭電車穿梭中環銅鑼灣,在非繁忙時間,坐在樓上窗口位,吹著風、聽著歌。

恕我詞窮:幾浪漫。

星期日, 10月 05, 2008

返新工喇

2006年夏天,準備master開學,翻閱當日自己寫下的:「相信自己或會(可能是希望)有些改變,不過我不知道會是怎樣。」
兩年過去,suppose讀完,原來真係有轉變。
身邊家人朋友同事行家得悉我轉行,驚訝的佔多,其實我自己也是意想不到。
十年記者,由時裝開始,旅遊結束(至少暫時),都可以說是偶然,其實一直想做的是文化藝術範疇,當然也是傳媒。直至近年,愈覺傳媒之路是dead end,也沒有可能有認認真真的文化雜誌,想過轉行,卻自知最怕返朝九晚六的office工,也很清楚自己是愛寫,還是讀了這個master至算。
殊不知,這個MCS令我關心社會新聞、國際大事,同期上了龍應台的課,轉變更大,也多得幾年閱讀信報的收穫,或者一切也不是偶然。
從吃喝玩樂到社會政治,就這樣,我願意早上起來返工,因為這大概是代表一個進步,這個working experience能整靚resume呢!
最喜歡的還是跟文化藝術相關的工作,不過我知道你恨的,反而是得不到,從沒想到的,會突然走到你面前。

星期四, 9月 18, 2008

看出個倫敦來。


happy go lucky 看得爽,早知這是英倫出品,開場頭幾分鐘的書店、街頭場景,已聞到那陣倫敦味,我不懂解釋,究竟這算不算典型,沒有oxford street、沒有London Bridge、甚至沒有地鐵、雙層巴士,跟Woody Allen的《Match Point》一比,似乎《Match Point》更像我們,我們外人眼中/心中的倫敦,或者Match Point講的是中產/上流,Happy Go Lucky是普通平民百姓,然而Woody Allen是外人,Mike Leigh是英國人。

無論是那一種倫敦,都給我親切感,有趣的是,我從來沒有在倫敦生活過,雖然倫敦去過五六七趟,其他英國城市也走過,之不過,沒生活過就是沒生活過,就是欠缺實實在在的經驗。看罷電影,突然想到,這種倫敦親切感,是來自一個「去倫敦讀書的一種虛榮感」。

話說畢業後的好幾年,總有同學到倫敦讀Master,大概讀英文、讀比較文學就很順理成章會揀倫敦,的確,我一直渴望繼續讀書,附帶的是要到外國,是甚麼原因呢,我不知道,不過我知道,身邊也有不少同我一樣想法的同學。到了這麼多年後,也不再執著於一定要到外國讀書,因為我知道,那是一種虛榮。

當然,放洋留學,除了學術追求,也意味著開眼界,不過今天的「浸過咸水」早已不再馨香,眼見不少放洋留學的人一點咸水味也沒有,我相信,你不打開自己,在那裡都是一樣。

星期六, 9月 13, 2008

Think Tank 智庫呀。

「致富?財經個D?」

這個反應有二。

「智庫,匯賢智庫?敵方喎?」(附加錯愕表情)

這個反應有十。

智庫,就是think tank,不是只此一家。

DONE!

放低封信,人都輕哂。

星期五, 9月 12, 2008

一堆處女座

8月26: cara
8月28: 自己 (仲有lisa 姐)
8月30:candy
9月2: yogananth
9月11: 嘉嘉  (余若薇)
9月12: Vivian
9月13: Eve
9月14: Tanya
9月15: Jeremy
9月16: Heilam
9月17 :Simon
9月18: Edmund

因為自己是處女座,特別留意身邊同星座的朋友,數數下,真係特別多,11號開始仲係連續日日有生晨,all on facebook之外,都是有電話的朋友,所以名人我用括號 :>

星期三, 9月 10, 2008

無啦啦去左革命搖籃

出發前一無所知,只知要行個三清山,又要去衢州。原來一個在淅江最西,一個在江西。
返大陸,雖不算多,也不算毫無經驗,大城市、小鄉鎮都算去過,怎麼這次感覺咁鬼大陸。 

咁鬼大陸,是室內外隨處吐痰、行到好埋痴住你、重點是,好紅色呀。在小店還會找到毛澤東相、甚麼革命書、vcd,就連二十幾歲的導遊姐姐也在車上不停唱革命山歌,嚇得我呢!

係喎,係江西喎,怪不得導遊姐姐說不懂流行曲,從小就聽那些山歌,雖然沒有到南昌、景崗山等泛紅地方,還是感到非常大陸、非常共產。可能團中盡是民建叔和民建嬸,再加上,晚上跟那班官商不分、官商難分的人應酬,那些臉、那些說話......回程更是在零晨時份,一個人在皇崗回港,身旁盡是的滿身煙酒的確麻?佬,唉!

選舉前給我遇上這種旅程,看見亞媽太極師傅支持的鼠王芬配票成功得勝,又激氣又無奈。

還是這四天的旅程弄得我像是七勞八損,腳仔軟兼單潤腸,十個down呀。

星期日, 8月 31, 2008

體育/明星

在電視新聞看到中國運動員訪港的報導,感覺怪怪的,追蹤他們遊樂園、買手機買金錶LV,體育明星,此時此刻,最明星,又,自遊行罷了。
行蹤跟外國明星訪港沒有兩樣,不過電子傳媒不會報導,因為有了「國家」的包裝,所以霸佔了港聞到娛樂的頭條。

體育早已成為資本主義下的文化消費項目,而奧運是加添了國家、民族這一個光環,甚麼也變得順利成章,運動員是推銷員。

奧運是大型節慶、是spectacular,給過著平淡生活的人提供一樣最方便而且是免費的消閒活動,再搭送話題。最怕全世界在做同一種事,兼且從來也不愛看體育活動,所以奧運期間我沒有追看或沉迷,只是選揮性地看了優美動作的體操和跳水,短跑也會看,夠快囉,發覺自己是沒心機看球賽的。看體育活動,特別是球賽,是要take side才好看,夠刺激囉,而在奧運更是國族之爭,是以大家真的忽然愛國起來,實在受不住那些中國加油的轟炸。不過,我倒記得小時候,八十年代那時,殖民時期,我們也就是從奧運中得到國族認同,看體育節目要take side,而且你的中國隊又勁喎,很明白認同何來,而且來得很易,之又不過,肯定不如這一次般亢奮,就是因為在家門口這幾個字,令運動員太沉重,觀眾太激動。

遠在美國的朋友說看奧運看中國隊看得肉緊,又跟西人爭論,就係咁:在西人地方,民族感加兩分;在自己地方,要減少少。

噢,又記起當年張德培大紅時,不少同學都迷上他,那時我很反感,我認為他太樣衰,不是明星、不可是偶像,可笑嗎?體育明星、政治明星,是這個年代需要明星還是甚麼也可以是明星。不過我覺得不平的是,從來只有人說迷歌星偶像無聊,迷體育明星就沒那麼大問題,是因為他們的成就是看得見、是他們形像一定健康嗎,看見上星期人頭湧湧去撲飛睇金牌運動員表演,跟一般粉絲無異。

我還是比較喜歡電影明星和歌星,鬼叫我成長於香港產「明星」的年代,懷舊兼固執。

大學生是細路扮大人

「細個個陣我不吃豬腰豬潤。」
「你細個是幾時?」
「咪大學囉!」

我估早於五六年前開始,我每講起細個,其實就是指二十出頭,大學時期。
細個,是因為「細佬扮大人」,大學生當然是成年人,都成二十歲,不過,實則還是非常低能,可能是香港學生真的特別幼稚。
這幾個星期經常在街上看到玩緊o'camp的大學生,怎麼咁似中學生,是外表加神態給我的感覺,或者從前的我們都是一樣,o'camp正正就是「細路扮大人」的一大例證,如今想起最嘔心的,是所謂的Night chat,晚上跟你的組員和那些升二年級的組長談心事,三九吾識的一班人圍著說自己的戀愛經驗,如今想去都毛管動。
而那班升二年級, 年紀同你差不多的人,又會用「難」有經驗的口吻給你各種各樣的意見,好像例如入U有幾件事一定要做,拍拖啦、上莊啦、做part-time賺錢啦、住hall啦,講到好似一樣都不能少。可怕的是,到了自己升二年,又變成他們一樣,好核突。

不過,無可否認,大學三年時間真的令人大得很快,回想我的大學生涯每年也有不同的進步,一年怎樣, 二年怎樣,final又怎樣,當然還是幼稚的。
大學無疑令我大開眼界,如果今天要我回到從前某一個階段,請把我帶回薄扶林。

然而,是因為大學三年太無牽無掛、太安全,畢業後才跌得焦頭爛額。

星期六, 8月 30, 2008

我們咩咩過、我們都經過﹣互聯網誕生的前後世紀

天天與電腦為伍,上網等同吃飯,十年前,是怎樣的?
不,不只十,而是十五年,臨近開學的日子,msn 對話中,大學同學突然說,我們識了足足十五年。
嘩。
時間記得清清楚楚,可以不是因為記性好,而是站在歷史事件的點與線、脈絡中。

是互聯網、通訊發展史:

﹣中七那年暑假,家姐把舊call機給我,是個數字機,以數字代表姓氏,好像004是姓陳,在O'camp內,我是少數有call 機的人。
﹣大學一年級,依稀記得莊友中也不是人人有call機,後來,大家很快換了文字機;同時,我們在main building小小的電腦室send email,其實我是陪同學,因為那時我完全不懂那種email如何用。(請用過的人介紹一下)
﹣一年級,上EAS學wordperfect,交功課也準許用手寫,不過我好像已用電腦,臨急臨忙時才手寫。
﹣三年級,住hall時,大家在爭pantry內唯一的電話,有人已拿著天地線在煲粥,我又把電腦搬到那個沙宣道十樓的房間內,都只是做文字處理,那個年代,我們還是要到圖書館,休想有甚麼wikipedia幫忙。
﹣大學畢業一兩年,我買了第一部手提電話,是沒有sony的ecricsson,好像是六七千元,是人工的一半有多。同學除了用email聯絡,我們icq了!
﹣九八年,牛津五星期之旅,回港幾天,跟四五個在那邊的朋友一起icq,亂到七彩,還有,邊icq邊流淚。
﹣進入二千年,爆發了,自此,我們繼續email、後加msn,skype,又blogger又flickr,yahoohotmailgmail一人幾個email account,去年又爆了個facebook,長途電話由幾十元一分鐘到幾毫一分鐘。
我們傳呼過、email過、icq過、sms過、msn過、厲害是,我們寫過信。

我相信這是屬於七字頭的人一個獨特經驗,成長於沒有互聯網的日子,我們看電視聽收音機大,我們煲電話粥、我們寫信,然後,在大學階段,一切在變化中,二十來歲的人適應力強,又有能力去投入。七字頭的上一代,有可能追不上新潮流,七字頭的下一代,沒試過沒有互聯網的日子。

好明顯我們是被科技寵壞了,你試下我個iPhone出事,肯定發顛。大家都說新一代不懂跟人溝通,是互聯網惹的禍,我們這一輩大概沒有問題,我們曾在字跡,曾用聲音去別人溝通,單是因為舊有價值和經驗的相同,可能解釋了為何我比較能跟上面的六字而不是下面的八字溝通。

星期五, 8月 29, 2008

生日快樂積少成多

去年8月28,有人找我談新計劃。
今年8月28,在這個人的引薦下,又跟人談新計劃。
是巧合,還是木星發揮功效,甚麼也好,原來想得太多的處女座,只要敢、然後試、盡量做,就可以。

或者也多得facebook,再加msn,跟你說聲HB的人特別多,那怕是泛泛之交.萍水相逢之人。
快樂是可以積少成多。
多謝。

星期日, 8月 24, 2008

虛報年齡=虛齡

中國女子體操隊被懷疑虛報年齡,兩個中國人在美國為中國隊打氣:
A說:「呢邊D人成日都話有幾個中國女子體操隊成員未夠秤 。」
B說:「中國人一向都計虛齡,所以無問題!」 」

星期六, 8月 09, 2008

人人叫好的開幕禮,不過......

奧運開幕睇到大家嘩嘩聲,全世界叫好,張藝謀的確好野。
不過,係呀,有不過,開幕表演在藝術上、技巧上是超班,可是,當我在看四大發明、絲綢之路、鄭和下西洋這些最典型的中國文化時,卻感到納悶。
可能是讀了文化研究的關係,對於所謂理所當然的中國五千年文化是甚麼一回事,經常也要帶著批判角度去看。或者大部份人也會認為說中國文化總要說這些,而且在這種面向世界、展示實力的場合,當然要搬出這一套。可能是我要求更高一點,除了這些,還有甚麼新鮮意念,就像張藝謀這幾年拍的古裝片,場面要幾宏偉有幾宏偉,不過,內容總是.....
倒想看看2012倫敦奧運的開幕禮,大概他們不會把大不列顛的黃金盛世搬哂出來。
還有,創作不是應該不斷打破規限、打破既有的觀念嗎?
不過,我重申,這次開幕禮是厲害的,免得被憤青圍剿。

呀,還有,應該很多年沒有專程留在電視機前看開幕,令我想起中學時代看奧運的日子,也令我想起原來我是很喜歡看各國運動員進場,這個大部份人都說悶的場面。小時候看真是大開眼界,知道世界原來有這麼多國家,很多是從沒聽過,長大了再看,依然覺得有趣,二百多個國家,當然還有一些是從未聽聞,那個是在太平洋的小島.那個是非洲小國,部份更是穿上民族服裝,像是參加甚麼festival般興奮。不過,旁白在介紹這些國家時,總會說他們在獎牌方面是差一點,你看,甚麼體育精神.友誼第一、比實第二那些都是廢話,到最樣還是金牌榜最重要。不過我卻欣賞螢光幕前有一個小小的國家簡介,像所屬位置,人口等,當然我渴望多一點,還有不用強調那個國家從沒拿過獎牌吧!

還有沒有人喜歡看運動員進場呢?

星期一, 8月 04, 2008

這個星期天很爽


就是要這種星期天。
一個下午,把《孩子你慢慢來》看完,爽!

星期日, 8月 03, 2008

遲來的post (一) sex and the city總要記一記


趕得切睇,趕不切寫。
sex and the city電影版。
我知道過哂時,睇完兩個月後,一直都想作點紀錄,近日幾個post都是關於電影和書的感動,要寫喇。

由睇到喊開始
在家㷛DVD時不下數次,最記得的是Miranda生仔時,Carrie在旁緊握著她的手,我不知道這個喊位有幾冷門,還有是samatha得了cancer、carrie 離開紐約去巴黎,都出現過感動的場面。無錯,sex and the city令人感動的不是甚麼浪漫愛情位,而是姊妹間的感情。記得邁克寫過,為何香港的電視劇都愛寫女人的名爭暗鬥,只有在SATC才看到女人之間是有友誼這回事。電影中的姊妹互相扶持,那場大除夕的一個擁抱和襯托的auld lang syne可以是top one 的感動位,不過我略嫌計算,於是乎,Mr Big悔婚那一場成了我的喊位,不是可憐carrie,而是他與carrie打個照面那一場,charlotte攬住carrie,對Mr Big說了一聲No, 無錯,就是這幾秒,我知道有人跟我Bingo!
SATC好看之處,往往都在細節中,是真實到不得了那一種,單是每次看到miranda 跟carrie的通電,都會會心微笑。所以那些說SATC的世界很假的人,其實是沒看懂。
還有,我認為,沒看到姊妹間的感情,也不會是真正的粉絲,

我們都是她們,幾乎任何人在當中也找到自己,或想像自己。

電影版的出現,是把一眾原本在家㷛DVD的粉絲召集起來,他們回來了,原來第一個season是1998年,足足十年,還記得大概是99或二千年,在倫敦捧著錄影帶回來,對,那時我還沒有DVD。慶幸我是及時,當年二十幾看三十頭的她們, 開始對三十這個問題出現擔憂,年紀太輕的人是沒有這樣深的感覺,於是她們成了我的前人經驗呀,而且好像因為比他們年輕,前景還是樂觀的。哈哈!

星期日, 7月 27, 2008

記憶與記憶體


朋友說看Wall E喊了三次,我信,因為Finding Nemo也睇到我眼濕濕。
抱著很大期望入戲院,結果,真係喊﹣
是Eve發現在她「hang」機時,Wall E為她遮風擋雨、是艦長發現今天的地球跟他電腦看的完全不一樣、是最後Wall E 「re-boot」後忘記了一切。
一直都愛Pixar,不只是電腦動晝正,其實是故事,早聞Wall E講地球,Pixar是高手,當然不會說教,恰恰相反是一切盡在不言中,是真的不言呀。一直走在前的Pixar這次真大膽,然而厲害之處是不用說話,兩個機械人的感情卻依然令人感動。
都說科技愈進步,人類愈退步,生活愈來愈方便,我們愈來愈低能,你看,電影中未來的人類,不只個個變成肥人,就連行路都不懂。
喜歡電影中出現Apple開機那「噹」的一聲,每天開機是生活的開始,沒有了她會不知所惜,最怕死機要重新re boot,然後儲存在內的東西一下子完全消失,就像Eve面對Wall E被洗去記憶後那種慌亂。
電腦、ipod、iPhone的記憶體再大又怎樣,都是話無就無。
失去記憶,還是失去記憶體恐怖?
Wall E: 一個電腦的失憶與一個人的失憶。

星期五, 7月 25, 2008

目送﹣

是的,有人「警告」過我,第三部份好攞命。
在巴士上看第一部份時,《目送》、《共老》、《如果》,我忍不住了,原來這是不能在公共場所看的書。
暫時把書放下,準備適當時間才繼續,突然同學從MSN中告訴你他今天買了《目送》,說著說著,索性也把手頭工作放下,把書看完了。
二十分鐘後,眼睛變得又紅又腫。

我在說龍應台的《目送》。

待續

星期五, 7月 18, 2008

我的iPhone的第一天的用後感

(一)
我愛Apple,很簡單,一個靚字。
ipod不是首創的mp3,iPhone也不是首部3G手機,引我買的不只是因為想要mp3或者是3G,是Apple 的product design實在太吸引,甘心上釣,如今我已有六件Apple product。

當然,3G對我來說是具威力,早已習慣凡事上網,google、wiki、blogging,還有輕微的check email症候群,由於每天也到處走,公司又是超低科技,可以connected everywhere ,是天大的喜訊。

可惜,還要等一星期3G卡才啟動,非常心急。

(二)
我愛Apple,最終,原來是音樂。
第一天的經驗,令我最興奮的,是可以邊聽音樂便做其他事,最重要的,是聽歌途中,有電話時,音樂會自動停止,通話完畢,又會自動駁回音樂。平日我總是經常因為塞著ipod而miss calls,單是這個設計,已足夠成為我愛iPhone的一大理由,始終是音樂底。

(三)
我愛Apple,是犯賤
忙於sync機的過程中,看著音樂、contacts、相片從電腦轉到手機中,我知道,很方便,我也知道,很不安全。早已明白,任何輸入電腦,有用無用的資料隨時在你不知情的情況下流到外面的世界,如今更是把它親自帶出街,危險性加倍。

科技,令生活愈來愈方便,又令我們的生活變等赤裸裸,兼且人變得愈來愈倚賴。電腦shot左、ipod壞了、寬頻down左,我也會發顛,iphone集所有於一身,想起到心驚。明知apple好易壞,所以會做足所有back up。

我們就快不懂去圖書館找資料、不懂寫字、不懂跟人說話。 科技不是令人進步,原來是退步,是否很諷刺,

原來最安全穩陣,都係把所有東西收在櫃桶底。

星期四, 7月 17, 2008

十年。牛津。 我記得你。Remember. Oxford. Ten years



(一)
應該是第四次來牛津。
那天晚上,從希斯路出發,到了牛津,很熟悉,甚麼記憶也回來了。
原來第一次到牛津,是1998年,即是十年前,嘩。
當年初出茅廬,二十來歲,懵盛盛、戇居居, 因為失業,走到大學好友牛津宿舍玩悠長假期,對,那是日劇流行的九十代,就此待了一個月,正確點說是五個星期,以牛津作基地,倫敦、愛丁堡、lake district,走了很多地方。
十年前的牛津假期,留下很多、很多的畫面,那大概是從大學正式過渡到工作的一個分水嶺。
怎也想不到,再重遊牛津,而且是三四次,想不到會做旅遊記者、更想不到亞妹會在這裡工作。

(二)
牛津十年來幾乎是沒有改變,那些colleges 當然是動也不動,街道都是一模一樣,甚至乎,十年前同學仔帶我到過的Café Rouge 、Jericho Café、Lemon Tree,還有這間小眾的Picture House Phoenix,依然屹立不倒。假若奉行現時媒體「貪新趕新」的大原則,牛津一定被形容為「悶「和「沒甚麼」的地方。不過,牛津的新鮮,其實是來自人,年年都有人到牛津讀書,可能就是這些人,令這個舊舊的地方歷久不衰。

(三)
亞妹住在Jericho這一區,多café、餐廳,還有Phoenix,更是轉過彎就到,記得十年前在這裡看過電影,今次決定要重遊,臨離開那一天,中午時份看了《In Search of a Midnight Kiss》。

深深體會,城市規劃與建築的文化意義。
牛津,我依然認得你。

星期六, 7月 05, 2008

Hancock is My date with the Vampire

睇街頭超人,竟然想起《我和彊屍有個約會》。

星期一, 6月 30, 2008

倫敦大碗麵


歐洲的第八天,在倫敦Greenwich看見這家「大碗麵」,興奮無比。對於食,我是百份百的「唐人」口味,不能無熱食、無飯、無麵,pasta也可頂幾天,不過最好還是嘗一口熱食,拉麵、越南河、印度咖哩,只要是亞洲菜就好了,全部收貨。

那天我在「大碗麵」前想了幾十秒,「會否很難吃呢」,管他,實在太餓麵食了。結果點了一碗湯河,有魚蛋、有蟹柳、仲有雞蛋,無味的,不難吃,收貨,而且滿足。噢,還點了雞翼。

總是這樣的:在那個地方就要吃那個地方的東西,所謂地道,曼谷吃泰菜、北京吃京菜、米蘭吃意大利菜之類,這個道理誰都懂。不過,別忘了,全球化的影響,文化交流呀,「地道」其實是甚麼意思,像全世界都是中國人,好的中國餐館是否一定在華人地方,正如在曼谷也找到超班的意大利和法國餐廳。

經驗告之,在A國吃B或C國菜時,總會有人說那不夠地道,一餐半餐,沒所謂吧,執著於地道有時是多餘的,好味最實際。
還有,飲食是習慣與回憶,所以那碗麵,不太好吃,也不重要。

星期日, 6月 29, 2008

地球上的另一個- Marimekko


在倫敦街頭,不是central london,是偏遠的east london, Deptford,聽著ipod過馬路時,耳邊聽到有人說:

「What a nice bag!」,另轉頭看,鬼仔把袋翻過來,原來大家都背著這個紅色起Marimekko。

他是芬蘭來的學生,在goldsmiths 讀music,他說喜歡自己的國貨。

其實這個袋都幾招搖,一年多前在東京表參道的Marimekko 旗艦店買,記得當日在店內想了差不多半小時才決定買,因為都幾貴,如今當然覺得物有所值。

帶著她,經常被誤會我去過芬蘭,其實在香港也同人撞過袋,場合是一次 press lunch,不過那人用的是黑色,她說在香港買的,是水貨。

同人撞衫撞袋通常好𤓓,不過,是marimekko,而且在倫敦,又是另一回事囉。

cheers for Marimekko!

btw, 我個袋乾淨好多。

星期四, 5月 29, 2008

咩都要後備

ipod video壞、舊ipod又死、連用作急救的discman都shot左,莫非我要跟音樂絕緣。
忍了沒有音樂的一個星期,維修期間,最後也忍不住買部shuffle,對,是shuffle而不是classic或touch。
我已控制了自己,都說慾望太多。
電腦要兩部,ipod要兩部,甚麼也要有後備,科技愈進步,我們愈依賴。
看完《低清老翻王》,感覺更強烈。

星期三, 5月 28, 2008

我要放暑假呀

今天是official deadline,我才開始寫,來到第四個term,好似又慣了。
這個五月,前所未見的忙,出外特多,又發生了事(這個驚心動魄的經歷,只寫了三份一),驚魂還未定,也沒時間冷靜。
連橫三個trip,中間相約一星期,對很多行家來說,份屬正常,於我,煩死了。
我也不怕說,現在這個狀態,不能接受忙的正職,這幾個月,忙死了,腦沒停過。
給自己五天時間,之後要放暑假,處理私務與一大堆計劃。

係犯賤

ipod壞了便是廢物,如今兩部機都死,點算?
不知為何落在我手好似特別易壞,弊在我從沒想過放棄他,犯賤。
沒了ipod周身不自在,上癮了,

星期一, 5月 12, 2008

The art of doing nothing


不懂游水,卻喜歡陽光海灘,喜歡resort,是因為懶洋洋。
躺在沙灘、躲在房內,只要給我一本書,就夠了。
doing nothing,就是如此。
幾時可以?

星期二, 4月 29, 2008

我看了十本書,然後

三個月看十本書,平均一個月三本,好像不太難,不過十本書只是我四份assignment 的四份一,我已經覺得自己很厲害。

龍應台每每就有這種威力,把你迫埋牆角的威力,迫你用盡你的時間、精力、腦力,雖然我沒有用盡全力,不過也用了1/2,而不是1/4的力。

那一堆書,在搖搖的巴士上、機場內、萬丈高空中,甚至乎在金三角到清邁的長途車中,我也拚命把它燃燒。

經此一月,才發覺我也可以應付很多的工作,正是因為迫得太緊,才把我迫出來,處女座本就是應該勤力,如今要好好呼喚那個很懂計劃的處女座出來。

或者是turbo開著了,前進特別容易,但願如此。
還有一個嚴峻的五月 !

星期日, 3月 30, 2008

7am@ chek lap kok

八點的飛機實在太恐佈,九點也好一點,因為餐廳已開門,如今只得坐在餐廳門後,看著員工吃早餐,就連一杯starbuck也不能到手,因為我在t2!仲有連msn人影都無 !i'm so sleepy.
快D到BKK呀!

年紀大通頂壞

又遇著最可怕的八點機,這一次,太多工作在身,於是,恨恨的來了一次通頂,把部份工作完成。
我是愛睡兼不能早起之人,寧願不睡也怕只睡數小時便起來,只不過,年紀大,好難頂,要幾日先recover。
都話不要羨慕我出trip!

星期日, 3月 23, 2008

過門而不(能)入


「達德學院」,總跟我擦肩而過。
幾年前在報章上讀到「達德學院」,內容提到「屯門」、提到「左派」這些字眼,感覺是「遙遠」、是「過去式」,所以沒有細看。直到近日上龍教授的新課,說到五十年代的香港文化和文學,梁秉鈞提到達德,然後,小思再提到達德,我才知道,達德就在嶺南大學不遠處。這一次,達德變成「接近」、變成「現在式」,那是下課回家google之後的發現。原來達德就是何福堂。

在嶺大讀文化研究進入第二年,一星期總有一次乘67X來回,例必經過何福堂,我不是屯門人,認識何福堂,是因為當年讀港大搞ocamp就是租了何福堂。於是乎,港大嶺大過去今天,千絲萬褸,我決定逃工半天,在上課前到訪這座馬禮遜樓。

結果⋯⋯
在青山公路上,轉入何福堂中學和拔臣小學中間的一道小門,隨即被一位女保安員查問,我說想找馬禮遜樓,她說不能進去,是教會的,要申請,眼見就在前面,我邊走邊對她說,為甚麼不能進去,又怎樣申請,她指著正在馬禮遜樓前掃地的一位伯伯,叫我問他,於是我急步前行然後拿相機拍照,這時,她突然緊張起來,說不能拍照,緊緊迫在我背後,要我立即離開,說這裡是私人地方。
原來,門口真的掛了一個牌,寫著:「私人地方,不得擅闖」

達德學院在2004年被列為法定古蹟,「法定古蹟」,即不能拆,至於怎樣處理,並沒有指引。我已不大記得Ocamp時的何福堂是甚麼模樣,又是否就是達德學院。我也不知道為何不能參觀、甚至不能接近。
還在追查中。

星期日, 3月 16, 2008

殺到埋身




中學時代,流連地方都是屋企範圍內的幾條街,上了大學,基地移師港島區。工作後,除了打直走到地鐵站或打橫到巴士站,再沒有在樓下的元州街、發祥街、長發街、興華昌華幾條街活動,頂多是週日到超市書店買點東西,然後怱怱回家,以為一切如常。
農曆新年期間,中學同學約了在麗新那邊飲茶,我經過蘇屋村、發祥、興華再轉到明愛醫院,才驚覺這一帶已變成K20-K23,即是,市建局來了。
原來one new york、one madison已來到這裡,也不奇怪,那個甚麼曼克頓山不是在美孚嗎,死未!
剛剛開始對李鄭屋村的歷史感興趣,對面的蘇屋村好像這一兩年開始清拆了。

星期一, 3月 10, 2008

P.K. Leung , finally!

大學三年級時,修了「香港文化」一科,那時,大概是學術界剛開始研究香港文化,而我因為深愛香港的流行文化,對這科是熱切期特,當然香港文化並不等如流行文化這樣簡單。由於這一科是不用考試只需交論文,毫不思索地我便寫了香港流行音樂,寫王菲、寫黃耀明。

還有,是慕了P.K. Leung之名,結果,他那年好像是on leave還是甚麼,我忘了,由那個廢到不能再廢的人頂上,最後勁走堂,而P.K.之後也離開了港大。沒想到在21世紀,在港大終於有機會上P.K. Leung的課,說的是五十年代的香港文學,那天看著他的ppt,就想起當年的事,當年的戇居居。

星期五, 2月 29, 2008

snowing in Bjork live!



She's crazy and just GREAT!

星期二, 2月 26, 2008

不喜歡去日本是我的statement

其實沒有一個地方我是特別不喜歡去,我是說工作不是自己旅行,總認為每個地方都有值得看的地方,管她是眾人嫌悶的新加坡、甚至是廣東省的一大堆溫泉,世界咁大,很多地方都無去過,而且免費看人看建設看管理看城市規劃喎。當然有得揀,也有priority,而每次要去日本,我總會說:「其實我不想去。」一大原因,是因為人人聽見你去日本都說很羨慕,就令我有點火滾。說實話,去一次日本其實並不為難,(雖然我對日本事總有很多看不過眼的地方,這個日後再談) ,我卻想告訴所有香港人,不是人人也喜歡去日本,不要以為日本很了不起,天大地大,請張開眼睛看看。
我不是反對你喜歡去日本,事不關己而我也不能反對別人的喜好,只是討厭那種隨波逐流的人。
不是所有人都喜歡去日本,正如不是放假總要出街、去旅行一家要買手信、結婚一定要影結婚相、演唱會一定要encore諸如此類,這個社會,需要多一點alternative。

星期日, 2月 24, 2008

陳冠希與全球化

陳冠希說將會無限期退出香港娛樂圈,好事,不過我並不是認為他要受罰所以要引咎辭職,而是這對他的前途有莫大幫助,因為「退出香港娛樂圈」這六個字,其實是可圈可點:

(一) 甚麼是香港娛樂圈? 是指拍港產片出廣東碟還是出現在報紙C疊和八卦雜誌。在全球化的年代,地域早已不是問題,甚至變得模糊,怎樣介定港產片,《功夫》、《長江七號》是嗎?那《色戒》又屬那個國家的電影,你認為周星馳、周潤發、張曼玉,或者梁朝偉,甚至是一大班在大陸橫店日拍夜拍,台劇國內劇的香港演員,是否都已退出香港的娛樂圈?所謂的港產片,定義是由港人製作主演還是跟香港有關的故事?

(二) 娛樂圈就是指entertainment industry吧,即電影電視音樂周邊的廣告報章雜誌等等,而香港的entertainment industry在電影與流行音樂走下坡的情況下,那個活躍在C1與八卦雜誌的紙上娛樂圈反而更受大眾關注,陳冠希退出這個娛樂圈,當然沒有損失,反而是好事。

所以,陳冠希退出香港娛樂圈根本是不成立,(除非他說要轉行,從此不拍電影不唱歌,索性全面做時裝),不單是指他可以進軍荷李活,(當然他已開始),而是他一樣可以拍一部哥倫比亞資金,彭浩翔執導,集中港台演員,而在港取景的「香港電影」,也可以是中港資金,發生於美國,關於香港人的「香港電影」,當然他也可以在台灣新加坡錄國語唱片,同樣可在港發行。

所以,陳冠希若爭氣的話,有一天他拍了李安的電影,有機會走上康城柏林影展的紅地毯,或是他的hip hop唱片比周杰倫更好賣,那時,所謂「香港娛樂圈」,會不會說他為港人爭光。

星期一, 2月 18, 2008

有D攰

2006年9月入學。
自此,每當說起好忙、好多野做,身邊總有人會問幾時讀完、幾時畢業,我在想,其實我不是埋怨讀書辛苦,(只是不想返工),相反的是享受當中的過程,(除了趕功課之時),所以幾時畢業不是一個問題,因為拿了個master不等於會帶來一個「有形」的轉變,腦袋的充實絕對不等於銀包的充實。
眨眨眼,兩年part-time又搞掂,不過我選擇把時間拉長,實在沒法同一時間讀兩科,於是今年未畢業,順延至2009。
差不多完成3/4,第一次感到攰。
攰,是keep住動腦筋原來都幾辛苦。
攰,是愈讀愈看清現實世界卻又愈覺距離很遠,思想錯亂、精神分裂。
攰,是孤軍作戰,人人在物質上奮鬥,我卻在埋首學理論、玩批判。
其實我是貪心、兼且懶惰,所以攰囉。

星期五, 2月 15, 2008

10pm 之屯門公路


放學乘67X回家,很爽!
晚上人少,上層幾乎沒有人,依舊坐前排,飛馳屯門公路。
我愛巴士。

潮州吃之七樣菜


大芥菜、春菜、豬 菜、芥菜、白菜、生菜、菜心=七樣菜=初七潮州食品。
炒埋一碟炆排骨,味道是很「淋」很「淋」的菜囉。
今年才意識到這都是潮州食品,問完是那七種菜,亞媽搭多一句,潮州話講:「食過七樣菜、食了變後生。」
噢!係咁!

星期日, 2月 10, 2008

食經﹣驗之(一)粿



亞媽是我命格中的天廚星,養到我肥肥白白,好像家中經常有蘿蔔糕供應,早已不只是過年食品,今個農曆新年亞媽為迎接亞妹返香港過年,更打破一年最多只整兩次的紀錄,做埋「粿」( 有個潮州讀音)。平日只是年尾還神和清明拜山的食品,還神是粉紅色,清明是白色,亞媽主攻芋 頭和韮菜,偶而有綠豆和蘿蔔,都是咸的,從小食到大,小時候自然也不會理會這就是潮州食品,也不覺得是很特別的食品
,長大後才知道,原來平日在家中日食夜食的,都是潮州菜,粿自然不例外,而且更是高難度之作,街上的潮州鋪愈來愈少,自家識得做的就更少之有少。亞媽是亞婆教落,來到我們這一代,暫時未有接班人,我的確是有意學,不過還未「的起心肝」,亞媽每次都是一早動工,早起對我來說始終是很大的考驗。當然亞媽每次也會說,好難做,都是功夫。
我不知道粿的由來,大概從前的潮州人都是很窮,吃的都是不值錢的東西,不過卻有本事化腐朽為神奇。

都是那一句,逐漸消失才會珍惜,今天在街上要找粿也不容易,有時亞媽也會幫襯九龍城的潮發,皮是厚了些,還可以,原來在上環也有賣潮州粿的店,亞媽說當年從澳門偷渡來港,便是先到亞公上環的住所,那裡也是潮州人聚居的地方,叫巷仔,即南北行那裡,上月在新加坡的大排檔也找到粿的踪影,你說,食物不就是民族社區身分的象徵嗎?

我不知道為何潮州食品特別著名,總之就是成了這個地方的一大標記,其實我們在香港出生的一代對自己的鄉下都是很陌生,認識都是從父母,更多的是祖父母而來,由於我是「正宗純正」的潮州人,即父母都是相自潮州,所以整個家族都充滿「潮州味」 ,小時候大人們都是講潮州話,爸媽亞婆亞公舅父姑媽等等,而亞婆更是不懂廣東話,在盂蘭節,亞婆又會專程到我家住幾天,為的是看樓下的潮州戲,平日也會聽潮曲。 不過那是過去式 ,隨著亞婆亞公離開,在家中也再聽不到爸媽的潮州話對話,粿就差不多成了唯一的潮州標記。

我不懂潮州話、不識看亞媽的潮劇,食物就是唯一的承傳,「 食物是一個家、一個社群乃至於整個傳統的載體」梁文道這一句,於我,就是這個意思。

幾時收手?

截至今天,二月九日為止,從一月二十九日起,做了十二日頭條,好想講講:

(一)原本不是甚麼大事,做C1娛樂頭條已很足夠,只是我們的報章早已全盤娛樂化,最愛八卦咸濕,上頭條不代表這單新聞很重要,而是夠八夠咸夠綽頭。記得同期新聞便是國內雪災春運,電視新聞天天詳盡報道,報章卻瘋狂沉迷上載下載。
不幸的是,大部份人,跟著他們走,認為是很大件事。

(二) 事情鬧大了,是因為警方的高度介入,引發兩個極端的反應,極端一,是警方不諳互聯網文化,加上法例不清,小事化大,於是引來另一極端,網民群起對抗,方法是瘋狂發送。
法律上雖沒問題,也不代表可繼續下去,還有一種東西叫道德。

(三) 這是很好的例子:傳媒在操控社會,不只一般市民大眾,政府也在跟著傳媒走,沒有判斷力,頭條是很厲害的武器,可以把芝麻綠豆變成talk of the town,把無謂無聊事掛在口邊,應關心的卻不願談不願知。

我也是八卦之人,不過八卦只是飯後甜品,永遠不會是主菜,可是,很多人真的不用吃飯,只愛甜品。發育不良,畸形!

星期六, 2月 09, 2008

超愛CNY

的確很喜歡過農曆新年,讀書的日子都只愛聖誕新年,因為有得出街玩,畢業後,對農曆新年感覺很深,除了對不勞而獲的利時感到很恩惠,也是因為農曆新年是全城休息的日子,很多人不喜歡新年期間店鋪全關,當然現在也不是,話無街行喎,我就最喜歡,當所有節日都是由「節目」所組成,聖誕新年甚至中秋都是行街購物party唱K勁飲,農曆新年可否停下來,可以沒有節目,只是留在家,跟家人朋友食飯、看電視、傾偈。

生活是消費、節日是瘋狂消費,農曆新年也逃不了消費,不過CNY,不是狂歡,而是休息,日常生活總是勞勞碌碌,要做這些要看那些,CNY是一年之中唯一可以停一停的日子。
可能我懶散吧。

星期二, 2月 05, 2008

My New Mac/ipod, my new Apple!

上學去之搭村巴

誓神劈願不會入屯門上堂,結果,要乖乖的就範,又一世事無絕對,教訓我不要再說百份百肯定的話。

我認為這是大考驗,由一個鬼地方去另一個鬼地方已夠難受,大埔偏僻的工業村到屯門偏僻的虎地,再加上,上星期是單位數字的溫度,要記住:新界再低一兩度,何止?是三四度,我是九龍人呀,不禁要講一句:讀書真辛苦。

不過,當我想起廣州火車站的人群,在寒風中等巴士的十數分鐘,也不是甚麼一回事,而且,也算是來了一次小小的獵奇。話說在同事的指導下在上水火車站乘「村巴」到屯門,步出車站,便看見一位亞姐拿著牌:NR792?然後告訴我在那裡上車,等車時,不知那裡走來另一亞姐來收錢,她說第一班車沒有八達通,我乖乖地交了十元給她,不過心裡又想是否那些保藥黨/扼錢黨?都經兩位亞姐確認下車地點,最後上車也跟司機說。村巴,不是巴士綠van有固定站,又不是紅van要叫落車,村巴有站,又可以指定地點下車,這種介乎正式/非正式,令我覺得很過癮。我想大部份乘客都是天天搭的,新界人對村巴自然很熟識,記得有次在屯門市中心等巴士出尖沙咀,突然有輛小型旅遊巴出現,來不及看清楚,原本在巴士站等車的人也擁上車,飛快開出後,我才知道那是村巴。
我想問住新界的朋友,是怎樣知道有村巴呢,是人傳人,還是甚麼呢?

星期日, 2月 03, 2008

簿仔王


今天小掃除結果,發現十多本超精美筆記簿,由於太精美,不捨得用,更不捨得丟下,原來我是簿仔王,想起中學時一位同學的花名就是叫做簿仔,原因也忘記了,總之是negative的。
我更厲害,是簿仔王呢,我喜歡記事、喜歡寫,所以特別喜歡簿,不過好耐無寫字喇,這個年代,紙筆都是沒多用的。

星期一, 1月 28, 2008

結婚禮物


朋友結婚,除了負責找化妝晚裝事宜兼任dresser外,另一重任便是拍照,找我,當然不是專業技術了得,而是snap shot了得。
從來不太喜歡影相,指的是正正經經企定定的扮靚女相,要影就影過癮的,像我的環遊世界瑜伽照,或者是具生活感的snap shot。這兩年當旅遊記者,身兼攝記,非常討厭,別人不明白,總以為影幾張相容易不過,像平日去旅行般,實況當然並非如此,在重圖多於字的年代,相才是一切,所以壓力很大呢。
我確認自己是不喜歡攝影這門學問,工作需要也只是抱著影到就算的心態,不會鑽研技術,不過,絕對是日子有功,這次在婚宴影相,才知道自己很熟練,人怎樣影、場景怎樣影、甚麼要影,一切都在掌握中,在technical的層面我是不太理會,對我來說,角度構圖是最重要,而這些都是學不來,要有sense呢!
好了,DC的年代,好久沒哂相,這次玩舊,哂了相,更製成相簿,剪剪貼貼那種,又用小侄仔留下來的木顏色筆寫captions,我想,這大概是我從前當粉絲+現在的editing專業的成果。
這份禮物也許不是人人懂得欣賞,不過我自己很喜歡,才會送給別人,因為從來相信送禮物一定先要過得自己。
麻煩的處女座不喜歡收無謂禮物,寧願不要,卻也希望收到對的,這代表你是認識和了解我的人。

星期六, 1月 26, 2008

上海街一夜

從百老匯電影中心出來,穿過廟街、上海街,經過麻雀館,看見門口貼著各項規則,甚麼深圳打法,真想停下來看看,又在惠康門口看見一個「惠康報攤」? 好久不見的黃色招牌,還有兩位看來是東歐來的外籍勞工,雖不至於獵奇,也是帶著好奇感,真的很久、很久沒在香港「行街」,不是行街購物的行街(這種更少),是有點漫無目的地行,看看街上的店、街上的人。可能是近年遊歷多年,每到一個地方也很「著意」去看,對於自己的城市,反而沒有這麼用心,以遊客的眼光去看,你以為熟識的,其實也可以很有趣。上星期在新加坡六天,用腳用心用相機去記住這個城市的面貌,處處跟香港比較,不過,對於自己的城市,真的很有認識嗎?

當然也不是刻意漫步上海街,電影散場吃晚飯,我們在神燈海鮮菜館落腳,兩個小時,焗魚腸油浸烏魚雙扒,談洗衫執屋煮食濕碎事情,優閒得很。

從砵蘭街走到朗豪坊,路程很短、腳步很慢,其實我在香港幾乎甚麼地方也不去,行程都是大埔中環油麻地,來去都是幾個地方,而且是點到點,來去怱怱,實在沒有餘閒漫步。

這一晚,深夜十二時,雨下完,天更清,有點清新氣味,十五六度的天氣,在香港的街道上走,很舒服,很喜歡這種感覺。

星期五, 1月 25, 2008

有時我想哭

有時我想哭,痛痛快快的大哭一場,最好是躲進黑漆漆的戲院、一個人看著大銀幕,然後完場前雙眼回復正常,不紅不腫,別人不會擦覺,我怕眼淚嚇怕別人,也嚇怕自己。
流淚可以沒原因,或是有太多原因,下次看見我眼睛紅紅,最好不要問我。
淚水是軟弱的,我不要做軟弱的人。

這叫做發育不健全

這幾年, 看書多了、買衫少了 ;少理潮流玩意、多理世界大事; 可以為皇后碼頭流眼淚、不再為偶像吶喊助威。
還以為,自己進步了不少,終於像個大人。

原來,我還是沿地踏步,只要跟同輩朋友聚聚,結婚、生仔、買樓、投資,總有一項,更多的是多項有份,而我則是全部落空。

是全部落空。

一個人的成長究竟是以甚麼量度、甚麼作標準,所謂人生階段就是讀書工作脫離父母組織家庭,有沒有人會打開別人的腦袋看看其實收藏了甚麼,會是一堆亂草嗎?那進步又是甚麼一回事,是看得見、實實在在的東西嗎。有誰可以告訴我?請問答案是甚麼?
經常問自己是否很不現實,其實我也只是普通人,處女座總不會很離經叛道,那我究竟在做甚麼。我承認我是追求腦袋的豐盛,不過也很愛實實在在的金錢,因為我是極愛享受之人,失敗的是從來只懂駛不懂賺,在理財方面我是拿負分的,或者,這叫在發育不健在。

現實社會是,有了足夠經濟能力,才可選擇做自己喜歡的事。我要好好記住。

昨晚我發夢投資賺了五十萬,這是頭一次夢到錢,看來我真的很等錢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