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10月 18, 2008

從孔記到孔慶熒到孔梁巧玲

星期六龍教授的講座,是孔慶熒及梁巧玲慈善基金的新搞作。
孔慶熒,是非常熟悉的名字,從前我們叫他孔記,真是不敬,原來他是大名鼎鼎。
孔記,其實是我們稱呼在孔慶熒樓內的餐廳,也不知是誰發明這個稱呼。孔記對我來說是很好的回憶,這座位於Main Building對面的孔慶熒樓,又是另一古典英式建築,初入港大就認識了孔記之好,除了環境有型,作為學生canteen確實是有水準,賣的是西餐,最最最印像深的,便是tea time。要知道文學院的學生特別空閒,而且主要上課地方也就是在Main Building,地利之便,孔記當然是最理想吹水地方。

那個年代,我對港大校園的歷史沒有感覺,只知道建築很吸引,到了今天,從基金到建築到歷史到canteen到現在,星期六那天,看見台上的孔梁巧玲女士,想起大學一年級在孔記吃下午茶時的那碟薯條。

孔慶熒樓是港大最早的建築之一,1919年建成,曾用作行政部門和職員的common room,1986年命名為孔慶熒樓,表揚孔氏家族的捐獻,1995年被政府確認為法定古蹟,這段歷史在港大網頁很易找到,不過,孔慶熒內的餐廳,大概記得在我畢業前已結業,究竟是95還是96呢,那又是甚麼時候開業,還有,死因是甚麼呢,如此高質素的canteen很難得呀,這些歷史,請問那裡可找到?

我懷疑,孔記大概是九十年代,特別是文學院愛吃兼愛偷懶學生的一個獨有回憶。

從孔記回到孔慶熒回到孔梁巧玲傑出人文學者,cheers for HKU!

1 則留言:

Ngoqi 說...

孔慶熒樓以前是飯堂?有沒有資料能供參考呢?
小弟是港大建築系一年級生,正做資料搜集時無意中遊到貴頁,萬分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