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2月 05, 2008

上學去之搭村巴

誓神劈願不會入屯門上堂,結果,要乖乖的就範,又一世事無絕對,教訓我不要再說百份百肯定的話。

我認為這是大考驗,由一個鬼地方去另一個鬼地方已夠難受,大埔偏僻的工業村到屯門偏僻的虎地,再加上,上星期是單位數字的溫度,要記住:新界再低一兩度,何止?是三四度,我是九龍人呀,不禁要講一句:讀書真辛苦。

不過,當我想起廣州火車站的人群,在寒風中等巴士的十數分鐘,也不是甚麼一回事,而且,也算是來了一次小小的獵奇。話說在同事的指導下在上水火車站乘「村巴」到屯門,步出車站,便看見一位亞姐拿著牌:NR792?然後告訴我在那裡上車,等車時,不知那裡走來另一亞姐來收錢,她說第一班車沒有八達通,我乖乖地交了十元給她,不過心裡又想是否那些保藥黨/扼錢黨?都經兩位亞姐確認下車地點,最後上車也跟司機說。村巴,不是巴士綠van有固定站,又不是紅van要叫落車,村巴有站,又可以指定地點下車,這種介乎正式/非正式,令我覺得很過癮。我想大部份乘客都是天天搭的,新界人對村巴自然很熟識,記得有次在屯門市中心等巴士出尖沙咀,突然有輛小型旅遊巴出現,來不及看清楚,原本在巴士站等車的人也擁上車,飛快開出後,我才知道那是村巴。
我想問住新界的朋友,是怎樣知道有村巴呢,是人傳人,還是甚麼呢?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