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10月 06, 2011

憶蓮,感覺完美就成了



他們說這是post sandy syndrome(PSS),後憶蓮演唱會症後群,三場演唱會後,腦海不斷重現片斷、聲音縈繞在耳邊,在心中不住盤旋著,解救方法是在youtube重覆看片、在facebook洗版,是的,我們每次看過她的演唱會,總是興奮莫明,又震撼又感動,感覺像是不能言語,還是我們辭窮,沒法好好表達自已? 當然這個症後群,也是感情的累積,除非跟她廿載(不是十年,而是廿載),否則是不會明白。

我想大部份粉絲都不會認為這是最最最好和完美的一次, 然而, 紅館演唱會注定是難搞的,這兩星期不斷在讀歌迷粉絲的留言、專欄作家的文字,一般街客大致會覺得她唱少了那些經典慢歌、李宗盛時期的國語歌之類,死忠的會嫌快歌不好跳、觀眾上台有點老套、致敬部份又太大路,總之每人都有一個歌單,每人心中都有一首憶蓮必唱之歌,要照顧粉絲又要顧及其他觀眾絕對不易。現在回想,這也是一個很好的平衡,熱門的快歌、很容易引起全場共鳴的致敬,當然當然, 死忠粉絲們熱切期待的創新。

搖滾部份我是由衷地喜歡,找來《心碎巷》和《愛的廢墟》雖不至於很立新,但肯定是破舊吧,這個憶蓮,是我們從沒見過的。新歌《柿子》和《寂寞擁擠》帶來的震撼,沒有人不神服於她的歌聲下,而那個跳著現代舞唱的《詞不達意》也夠我慢慢細味,就是這些我已很滿足,而只在第一晚encore出現的《擁有》就更令我驚喜,作為粉絲,寧願多聽幾首冷門或她從未唱過的,多於《只少還有你》吧!

不知道這是不是紅館或香港主流觀眾的特點,看演唱會,總抱著一種聽熱門歌的心態,所以很多時候,我們總會不幸地遇上來唱K而不是聽歌的人,「金曲演唱會」是給那種來找娛樂而不是看歌手表演的觀眾,是以那首歌給你甚麼回憶,可以跟那個演繹者可以沒有關係。說來說去,就是想說她l的ive performance 具有超強的感染力,為甚麼憶蓮每次的演唱會弄得我們又興奮又感動,不是她唱了這首歌那首歌,也不只是純粹的感情分。她的歌聲每每牽動著我們的情緒,把心中的喜怒哀樂都誘發出來。數數看,從1991年的第一個演唱會到今年剛好二十年,這二十年不只是純粹的感情累積,引領著我們的是她的進步,這種不甘於沿地踏步的精神才是她最大的吸引力。

今天她已經到了揮灑自如的地步,是那半小時non-stop的跳舞還是搖滾真的夠力量,總之憶蓮這次散發著是極大的力量,powerful、年青、自信。縱使有些沙石,不過,感覺完美就成了!

沒有留言: